刘宰的诗文

仪真来往几经来,风物淮南第一州。

山势北来开壮观,大江东下峙危楼。

沙头飘缈千家市,橹尾连翩万斛舟。

去去烦君问耆老,几人犹得守林丘。

()

运河岸,丁夫荷鍤声缭乱。

红莲幕府谁献言,运河泄水由函管。

函管掘开须到底,运材归府供薪爨。

庶几一坏不可复,民田虽槁河长满。

民田为私河则公,献言幕府宁非忠。

我闻此言为民说,急趋上令毋中辍。

小民再拜为我言,函管由来几百年。

大者用钱且十万,小者羊此工非坚。

厥初铢积费民力,厥后世世期相傅。

岂但旱时须灌溉,亦尤久潦水伤田。

向来久旱河流绝,放水練湖尤水洩。

州家有令塞函管,函管虽存谁复决。

小须雨泽又流通,函管犹存不费工。

只今掘尽谁敢计,但恐民田纵此废。

丰年馀水注江湖,涓滴不为农亩利。

有时骤雨浸民田,水不通流禾尽弃。

况今农务正纷纭,高田须灌草须耘。

尽驱丁壮折函管,更运木石归城闉。

吕城一百二十里,不知被扰凡几人。

太守仁民古无比,凝香阁下宁闻此。

愿傅新令到民间,函管须塞不须毁。

已填函管无尾闾,大舶通行水有馀。

函管不毁民欢娱,异时潴演无妨渠。

忆昔采诗周太史,不间小夫并贱隶。

试裒俚语扣黄堂,鈇钺有诛宁敢避。

()

喜见弦歌近帝京,又分风月向边城。时方急士国家计,事不辞难臣子情。

塞下规模鼌御史,湟中勋业赵营平。君行试与重商略,乌鹊南来数寄声。

()

闻道吾犹及老成,高秋离索不胜情。

朋缄已喜贤从事,二缶那堪对曲生。

多病吾今同退鷁,壮怀君同掣长鲸。

能来共醉西风否,木落千山夕照明。

()

三吴豪侠骋轻肥,尽是当年襁褓儿。

鬓发苍苍颜色改,问翁如此复何为。

()

知音十九在岩廊,姓字高县日月旁。

视草祗今虚省署,种花聊复向河阳。

困穷已甚情当察,富贵徐来味更长。

梵宇仙宫最佳处,诗成数寄水云乡。

()

容貌天黥二十年,刳肠一洗帐无缘。

祗今纵使逢医缓,却顾霜毛已飒然。

()

念昔先君子,论文到白头。对床同夜话,散策逐春游。

人物今何许,湖山空复秋。伤心珥陵月,依旧照行舟。

()

之子云霞居,地隔千万山。

三年三过我,一见一开颜。

袖出西游编,字字破天悭。

可怜东门享,不及海上閒。

后会不可期,天步方艰难。

赠别可言无,鸟倦宜知还。

白发暮倚闾,山空水潺潺。

道逢两伦魁,风采照人寰。

出处各有适,为问二者间。

李周两太史,笔削凛二班。

为问静中得,何方济时艰。

老我疾病馀,癙尤涕空潸。

回雁可寄书,勿诿殆且烦。

()

国脉关吾道,邦基倚荩臣。忠言炳蓍蔡,劲节挺松筠。

岁晏名逾重,山颓迹遽陈。光明如皦日,千载自常新。

()

论姓名先薛,谈经我愧匡。

同登太常第,更接郑公乡。

别恨惊三纪,还书欠几行。

犹馀清夜梦,载月渡沧浪。

()

蔷薇篱落送春阑,笋葚园林早夏间。

牛背牧儿酣午梦,不知风雨过前山。

()

稻穫田空宿水禽,去来终夜有清音。投床倦客无他想,祇有江湖万里心。

()

三载毗陵旧长官,棠阴犹锁暮烟寒。

红莲幕下筹方运,细柳宫中食已宽。

家近不妨同昼锦,才难正合整朝冠。

如何又作堂堂去,只有新诗付不刊。

()

赫奕金枝旧,光华玉节新。

鱼轩方税驾,鹤驭已离尘。

百岁虽遗恨,双珠自可人。

通家思往事,老泪一沾巾。

()

去来行李苦匆匆,世路崎岖一笑中。

闻道倚门占鹊喜,早寻归棹浙江东。

()

少长相望十五年,君须未白我华颠。拟求勾漏还丹术,忍赋山阳怀旧篇。

()

物我未忘情,无情惟止水。

底事山中泉,客来如有喜。

悠然镜面平,倏尔鱼眼生。

少焉开笑面,似与客逢迎。

客喜泉岂知,泉笑客何有。

邂逅深山中,聊结无情友。

()

病馀不赋恼侬歌,活计江湖一钓蓑。

傥许膏肓驱二竖,肯令红粉污青娥。

()

纷纷恶直喜阿谀,局束英豪气不舒。

万事付渠三昧手,此生自放五车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