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译文

就像慧远公喜爱谢灵运一样,昌禅师也喜欢我,并为我开启禅关。

坐在萧疏的松石上,就像坐在佛教圣地清凉山。

花空色不染,心与水俱闲,全身空净。

一坐禅关就是一小劫,天地无一实在。

正值你读经读得天花雨纷纷飞落之时,我来做客,秋水清落而池塘金底显见。

青色锦垫铺在条石上一片清凉,杨树上挂着疏稀的绿叶。

高僧你手挥白丝玉柄拂尘,童子为你献上秋天的霜梨。

现在虽然是黄昏时刻,萝藤笼烟,爱你山池佳景而不忍心离去。

注释

⑴《唐书·百官志》:大理寺,有评事八人,从八品下。

⑵《莲社高贤传》:谢灵运为康乐公主孙,袭封康乐公。至庐山,一见远公,肃然心服,乃即寺筑台,翻《涅槃经》,凿池种白莲。时远公诸贤同修净土之业,因号白莲社。

⑶《历代三宝记》:即立禅关于闲旷地。

⑷《法苑珠林》:代州东南五台山,古称神仙之宅也。山方三百里,巉岩崇峻,有五高台。上不生草,唯松柏茂林,森于谷底,地极严寒多雪,号曰清凉山。经中明文殊将五百仙人往清凉山说法,即斯地也。所以古来求道之士,多游此山,遗窟灵迹,即目极多。胡三省《通鉴注》:五台,在代州五台县,山形五峙,相传以为文殊示现之地。《华严经疏》云: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台山也。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⑸《释迦方志》:索诃世界,一大劫中,千佛出世,寻夫劫波之号,不可以时数推之。假以方石芥城,准为一期之候。中含四大中劫,谓成、住、坏、空也。如从十岁增至八万,复从八万至于十岁,经二十反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成劫,以年算之,则经八千万万亿百千八百万岁也,止为一小劫耳。《隋书》:每佛灭度,遗法相传,有正、象、末三等淳漓之异,年岁远近,亦各不同。末法已后,众生愚钝,无复佛教,而业行转恶,年寿渐短,经数千百载问,乃至朝生夕死。然后有大水、大火、大风之灾,一切除去之,而更立生人,又归淳朴,谓之小劫。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法华经》:大通智胜佛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跌坐,身心不动。偈曰:世尊甚希有,一坐十小劫,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

⑹《涅槃经》:观一切法,本性皆空。僧肇《维摩诰经注》:二乘观空,惟在无我,大乘观空,无法不在。

⑺《法华经》:是时天雨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⑻《弥陀经》:七宝池底,纯以金沙布地。梁元帝诗:“飘花拂叶度金池。”

⑼玉柄,谓尘尾。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朗读
()

猜你喜欢

昨日之日短,今日之日长。昨日虽短霁而暄,今日虽永阴复凉。

胡不雨雪为岁祥,胡不稍暖开初阳。徒为蔽天氛曀日,黭黮人物惨懔无精光。

物情望有常,造化诚叵量。气候淑美少,君子道难昌。

阴晴长短不可问,古来万事都茫茫。独怜穷海客卧者,魂绕江南烟水航。

()

我有三尺匣,白石隐青锋。

一藏三十年,不敢轻开封。

无人解舞术,秋山锁神龙。

时时自提看,碧水苍芙蓉。

家鸡未须割,屠蛟或当逢。

想望张壮武,揄扬郭代公。

高歌抚匣卧,欲哭干将翁。

幸得留光彩,长飞星汉中。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去岁山川缙云岭,今年雨雪白登台。

可怜日至长为客,何意天涯数举杯。

城晚角声通雁塞,关寒马色上龙堆。

故园望断江村里,愁说梅花细细开。

()
宋代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