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物

()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

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惟鲔贯之柳。

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

模糊半已隐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

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

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

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鹁。

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

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耈。

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

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

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蒙瞍。

何人作颂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

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

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文字谁记某。

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

扫埽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

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

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随击掊。

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

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

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

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

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

白马金鞍谁家子,吹唇虎啸凤凰楼。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

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

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

浦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

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

通塘不忍别,十去九迟回。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鸟从天来。

月出青山送行子,四边苦竹秋声起。

长吟白雪望星河,双垂两足扬素波。

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

()

成均桥门列者石,相传周宣员猎迹。

蓊勃时时云气生,倒薤依微破苔隙。

仿佛娲皇五色堕,错落星辰尚堪摘。

此石阅人人递喜,昌黎先生好尤癖。

可怜光价绝鼎钟,霜草风沙无怜惜。

元和到今复几岁,流落尤能脱臼珣。

金绳断钮玉柯迸,蝉榻何繇见光泽。

孔子删诗偶遗漏,不缘片碣谁搜索。

或疑成后蒐岐阳,椒举之言具楚籍。

车攻即类宣王诗,四牡东徂岂西适。

周家蒐苗世有事,平岐騕雒定何择。

大篆分明史籀手,诅楚卑卑其能役。

况复李斯七日叹,弱骨今犹相碣峄。

此书穆满当伯仲,争令支孽掩宗孽。

宇文偏陋复安取,一笑竖儒揣量窄。

甄丰奇字诚辱收,六体粗堪证今昔。

位置何须争甲癸,参差枉自疑君帛。

从教缺剥费摩挲,古意居然存耆硕。

显晦随人亦有时,一出雍凉几为客。

小雅终存王者气,夜夜精光岌相射。

护持岂为耽奇字,想像中兴在明辟。

方今太平无一事,风雅褭蕤孰捃摭。

但令梦寐到成宣,只字犹堪动心魄。

老生更访吉日碑,剔尽昆仑亦何益。

呜呼!石鼓歌成谁献闻,槐市阴阴土花碧。

()

世间相传墨薮书,五十六种名目奇。中有岐阳石鼓迹,籀文千载存风规。

周道中兴震威武,五年巡狩修上仪。诸侯剑佩纷随逐,车如流水马飙驰。

春蒐肃奉禽荒戒,告庙还镌金石辞。从官振彩銮山骨,琢成十数加劂剞。

状如天上落星石,剖割混沌光陆离。雅颂之间格韵古,尊彝并列款识施。

千年枯石经虫啄,百丈断厓蟠蛟螭。务光初翻到薤日,神禹手凿岣嵝时。

数行剥落不成字,遗珠碎玉成逸诗。子云虽老应不解,仲尼删后赏者谁。

嗟嗟秦人扫王迹,儒者六秇皆凌夷。隶文一起籀文废,俗趋简便真难支。

邹峄之罘俄歇灭,阳米犹自尊相斯。神呵鬼护石鼓在,三代典型良可推。

吾闻吏部希古道,一代山斗称宗师。绮靡馀习混雅正,眼见槌碎淮西碑。

以兹感慨扣石鼓,恰如三掺声欢悲。寄言同学鸿都子,共挽文章八代衰。

()

青湖山下抱琴回,人道藩篱自此开。澡雪果嫌身抱柱,甘眠真有鼻呼雷。

尘埃衮衮荒书课,鸿鹄翩翩落酒杯。多谢急难兄弟好,为收遗骨葬蒿莱。

()

周原石鼓奇且綍,几年踪迹沈蓬莱。世遥几得睹拓本,残章断碣如琼瑰。

何人辇载逾千里,至今照耀黄金台。河倾昆仑势曲折,雪压泰华高崔巍。

蔡邕嵇康那足数,石经奔走洪都侪。回思共和历隋代,披荒斫古其谁哉。

天昏地惨鬼夜哭,至宝欲出风云埋。韩韦博雅始一识,郑向搜索穷山隈。

四百六字传青简,二千余载开苍苔。龙画旁分爪蟠互,虫书深刻神剪裁。

求致太学竟不果,凤翔落莫空山崖。皇明文物迈前古,冲融雅颂相沿洄。

辟雍横陈杂睟赩,庙堂胪列参樽罍。想见周王盛羽猎,从臣撰述皆奇才。

声诗炳蔚垂日月,雕镂宛转回云雷。之罘山泐迹半扫,汉水鼎沈名已灰。

岂知籀往迹自在,摩挲细读如谈诙。近传岣嵝碑更伟,青字赤石巨以魁。

宣王雄俊神禹智,何异鼻祖于云来。神物出没两不偶,昔何掩翳今昭回。

安得移之置一处,拿龙披凤心眼开。春风却立读万过,咎繇吉甫亲追陪。

呜呼!咎繇吉甫常追陪。

()

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

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今人濡纸脱其文,

既击既扫白黑分。忽开满卷不可识,惊潜动蛰走云云。

喘逶迤,相纠错,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秦家祖龙还刻石,

碣石之罘李斯迹。世人好古犹共传,持来比此殊悬隔。

()

君誇通塘好,通塘胜耶溪。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

浦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通塘不忍别,十去九迟回。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鸟从天来。月出青山送行子,四边苦竹秋声起。

长吟白雪望星河,双垂两足扬素波。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

()

呜呼!仓颉莽千古,即生史籀亦尘土。

太学之东孔庙门,何得乾坤留石鼓。

奇珍岁久魂离魄,古文断落增艰涩。

野禽剥藓枯皮苍,山虫蚀土朽骨白。

日照犹看星斗移,雨来恐有龙蛇出。

当年此鼓流陈仓,骆驼欲载周文章。

贵如郜鼎宜在庙,祭酒却谓韩生狂。

后遭郑馀稍显异,宋家始能归大梁。

黄金填字石所丑,靖康离乱鼓北走。

埋没胡尘二百年,或落农家舂作臼。

文皇有意置成均,敕使鬼神永诃守。

我曾扪读慨夙怀,长揖宣尼洒杯酒。

周宣昔狩岐阳时,籀文烂漫天王辞。

石鼓隐见不可测,佛龛遗字争传奇。

大篆分流及蔡氏,作者日下江河毕。

峄山火迸秦王石,世间墨本空枣梨。

钟王亦似涉靡丽,忽瞻石鼓兴惭悲。

时乎通变圣不免,工正我吾皆其微。

但愿君王重吉甫,朝廷再树中兴碑。

()

乾坤清淑之气,蜿蟺扶舆亘西极,化作岐山之阳石鼓十。

六丁二酉铲断昆崙之瑶峰,缥缈云根堕穹碧。层崖秋碎方祗愁,大星宵陨圆灵泣。

中虚不露疏凿文,太素犹涵混沌质。伟哉周家宣王中兴时,戈鋋彗云九县一。

明堂受朝群后来,天威不违颜咫尺。岐阳之狩载阳国之灵,王气腾霄何赫奕。

八鸾声戛秋风高,九旗光动朝暾赤。歌车攻,咏吉日。

张皇维,昭帝绩。泰山盘,石之祚。炳烈千万春,勒之贞珉古无匹。

其形如鼓不可扣之鸣,其体浑沦绝侣大造无痕迹。

其字遒逸宛是篆与科,其文古雅髣髴周之什。吉甫歌,史籀笔,制作森严照岐邑。

年多物化理则然,金字半灭无人识。老蛟摧裂野火焚,古墨淋漓苔雨蚀。

青城学士昔在大德初,见之林下久叹息。入朝亟为丞相言,如此至宝何可以弃掷。

大车彭彭挽致来孔庭,天地风云亦动色。我尝爱此十鼓文字奇,抚玩摩挲不知日之夕。

荏苒光阴数十春,春风吹愁发生白。近时再过石鼓旁,阶草蒙茸没双屐。

细看字画转么么,徙倚回廊泪沾臆。东安邓尹弹琴青桂林,议论文章脱尘俗。

平生好古如古人,直欲蒐抉周秦之故实。里中更有朱先生,白首著书穷日力。

寄书远访石鼓文,细字满笺珠的皪。书中宛宛见高情,识者见之争爱惜。

乃知先生好古不减吾,邓侯吾徒委琐岂复如先生,喜新厌旧犹戏剧。

吾友秦邮李希文,新来小篆亦杰出。夷门梁君子,宜苦学张颠之草书,电埽千军烂如拭。

我生雅恨不能书,每见名家如有失。朱先生,古遗直,甚欲相从不可得。

山中茅屋书满床,何时一到虚轩分半席。直须和我石鼓歌,战退苏韩入坚壁。

呜呼古之作者往往苦用心,岂惟杜预雅有春秋癖。

今人无复见古人,徒劳纸上赏遗墨。鱼目滔滔久混珍,后来此鼓谁收拾。

燕之石,等圭璧,荆之璞,同瓦砾。古风不返天茫茫,何如烂醉林皋卧苔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