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

诗经注本。十二卷。清钱澄之撰。此书大旨以《诗序》首句为主,所采诸家论说,自《毛诗正义》、《诗集传》以外,以宋人之说为多,有十五六家,元代未引,明代仅及四家。所引诸家之中,王安石、杨时、范祖禹、谢枋得四家,今无传本,盖采于他书,陆佃、罗愿二家本无《诗》注,盖草木鸟兽之名,引其《埤雅》、《尔雅翼》而已。钱氏自称毛、郑、孔三家之书,录者十之二,《集传》录者十之三,诸家各本录者十之四。书成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其时官学仍恪宗《集传》,然此书已不墨守朱熹一家,显露出倾向汉学之端倪。论者以为其书持论颇为精核,而于名物训诂、山川地理,言之尤详。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有安徽桐城刊本。
()

破屋无茅柱脚斜,一农头白病看家。

年来冰涝秧难诗,欲傍湖胜种藕花。

()

我闻昔桃源,民风近无怀。兹山亦深窈,中有读书斋。

但绝车马迹,不惜云烟埋。旁围靡靡山,上荫高高槐。

聊以永今朝,得酒从无膎。

()

浮生苦无悰,道近人自远。重外乐徇身,遗世几赫咺。

老农初不知,遑遑岁年晚。清晨负耒出,日夕行歌返。

悠悠千载心,他人莫予忖。

()

渊明昔归休,开岁才五十。我虽年近似,我道惭什百。

兼金与尺璧,敢取侪瓦砾。缅焉动真想,迅往孰诱掖。

庶几归田园,千载可同迹。

()

昔人植松柏,映蔚弥崇冈。不为朝夕利,千载当自长。

植槿非不荣,我圃因之荒。白发走畏途,途修马非良。

桑榆赖未晚,此乐且无央。

()

脱身豪侠窟,里氓缔新交。爱其心无阱,不较醉语譊。

生儿更有教,治地尽肥硗。禾黍已在眼,瓜蔬早登庖。

愧子良已多,况敢希由巢。

()

落日照我影,颀然溪水中。凉飙动絺衣,势欲凌虚空。

顾之一大笑,与尔将无同。昔也尔何达,兹焉尔何穷。

莫道山林陋,乃有黄虞风。

()

我发日以变,山色日以新。举杯试问山,古今阅几人。

我非山主人,聊为山之宾。杖可入幽险,诗能写清淳。

但恐我他适,山乎尔谁邻。

()

管领韶华成老鬼,有情争似无情。芒鞋竹杖葛衣轻。修身外事,寂寂水边行。眼底光阴犹是梦,何须身后虚名。仰天一笑绝冠缨。东风归路稳,十里暮山青。

()

田间久不到,草木半萧疏。鸥占沉舟浴,蛩分破壁居。

仆温携到酒,邻送卖残蔬。未说催租事,黏窗且读书。

()

江上秋来忆少牢,龟肠尤觉病诗饕。调和索似三分酱,澒洞看如八斗糟。

水怪重增风势恶,湘灵难禁雁声高。何当一雨洗烟月,为放清光归我曹。

()

寓居萧寺憩衰迟,得酒宁论浊与醨。

闲里风光常自喜,暑中人事弃如遗。

一溪烟水渔乡后,万叠苍山月上时。

竹杖芒鞋田岸久,稻花细细岁丰姿。

()

风云踪迹付扁舟,水竹生涯寄一丘。

世故举同鸡抱鸭,物情无怪马生牛。

百年半向愁中老,万事常从酒到休。

莫爱得官轻得句,争如饱食对吟搜。

()

水满平田无处无,一张雪纸眼中铺。

新秧乱插成井字,却道山农不解书。

()

重到田园草木零,鬓毛萧飒白纶巾。

谩夸孺子能分肉,堪笑书生尚负薪。

静与禽鱼何物我,懒因鸡黍记晡晨。

东篱已有黄金蕊,只欠白衣送酒人。

()

香罗细葛端阳节,绛帐青衿少小诗。

曩以弹丸俘晋孽,今于筒黍吊湘累。

千年感旧慵开卷,一酌销忧强把卮。

蒲酒少年供母后,村南村北恣游嬉。

()

白发填词吴祭酒,天涯耕稼顾圭年。吾生顽薄诚知趣,回首风尘一惘然。

()

新凿方塘号镜渠,晚栽杨柳尚疏疏。一诗与结明年约,半种菱荷半种鱼。

()

墙阴过雨艾蒿光,隙地初无车马妨。老去勤衣宁惜力,自锄瓦砾种黄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