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隰州军事推官。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老媪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母子遂相慈孝。人皆以公为仁恩。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无一不中。拜参知政事。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
()
公讳丹,字文明,姓韦氏。公之父政,卒雒县丞,赠虢州刺史。公既孤,以甥孙从太师鲁公真卿学,太师爱之。举明经第,选授峡州远安令。顺宗嗣位,诏拜谏议大夫。刘辟反,围梓州,诏以公为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公行至汉中,上疏言:“梓州在围间,守方尽力,不可易将。”征还入议蜀事。刘辟去梓州,因以东川节度使让高崇文,拜晋、慈、隰等州观察防御使。将行,上言:“臣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上以为忠。一岁,拜洪州刺史、江南西道观察使。公既至,则计口受俸钱,委其余于官。罢八州无事之食者,以聚其财。始教人为瓦屋,取材于山,召陶工教人陶,聚材瓦于场,度其费以为估,不取赢利。凡取材瓦于官,业定而受其偿,从令者免其赋之半;逃未复者,官与为之;贫不能者畀之财,载食与浆,亲往劝之。为瓦屋万三千七百,为重屋四千七百,民无火忧,暑湿则乘其高。明年,筑堤捍江,长十二里,疏为斗门,以走潦水。公去位之明年,江水平堤,老幼泣而思曰:“无此堤,吾尸其流入海矣!”灌陂塘五百九十八,得田万二千顷。凡为民去害兴利若嗜欲。卒有违令当死者,公不果于诛,杖而遣之去。上书告公所为不法若干条,朝廷方勇于治,且以为公名才能巨,治功闻天下,不辨则受垢,诏罢官留江西待辨。使未至,月余,公以疾薨。使至,辨凡卒所告事若干条,皆无丝毫实。诏笞卒百,流岭南。公能益明。
()

府公遗爱沾幽壤,礼部文章勒翠珉。寒食清明人洒饭,落花飞絮鸟啼春。

()

里翁犹记前朝事,五马年年上冢来。白鸟能言高桂古,黄杨合把细花开。

()

天上龙胡断,人间鵩鸟来。未应淮水竭,所惜泰山颓。

华屋今非昔,佳城闭不开。白头门下士,怅望有馀哀。

()

我陟黄杨奥,我怀董孝君。

怀君君不见,冢草裹晴云。

()

君不见昔日庐陵欧阳崇国公,没时孤子方婴童。

荒坟宿草六十载,荣光忽照重泉中。又不见道隆处士生长元之季,爵禄簪缨徒有志。

宁知身后际承平,名位一朝因子贵。泷冈阡上多松筠,白龙潭里波粼粼。

穹碑文字泣神鬼,紫诰龙凤蟠丝纶。世间父母谁无子,荣耀如斯能有几。

行路无情也动心,魂魄有知宁不喜。虽得死者荣,还为生者悲。

万钟五鼎不迨养,季路空怀负米时。百年岁月奔如马,我亦人间孤露者。

同病相怜情最真,赋就新诗泪如泻。

()

我居在城府,再至俄二年。岂无山水心,可奈簿领缠。

今晨偶乘兴,适此宾从贤。零雨洗骄阳,谷中听流泉。

凭高快远览,正见江浮天。至人本无心,与我常周旋。

谁云唤不应,汝意自不虔。麦陇稍已滋,横水涨微涟。

佳城倚华表,拱木埋貂蝉。暮过草堂寺,借榻聊暂眠。

不复闻怨鹤,茅檐但连延。归路践落日,群峰郁相先。

回风送远响,墟里生晚烟。吾庐怅何许,东望良慨然。

()

一壑风衰二十秋,俛行诘曲翳松楸。冢前无路草欲没,泉下有知山亦愁。

翁仲不言关气运,衣冠如在想神游。何年夹道虬龙侣,泪湿春泥儿白头。

()

一壑风衰二十秋,俯行诘曲翳松楸。

冢前无路草欲没,泉下有知山亦愁。

翁仲不言关气运,衣冠如在想神游。

何年夹道虬龙侣,泪湿春泥儿白头。

()

当年蛮锦织梅花,此日苍藤立暝鸦。白水碑残犹结客,颍州兵乱已无家。

何年有客常留剑,举世知谁可押衙。我一举杯浇马鬣,更从底处问侯芭。

()

本意治功徙木,何心党祸扬尘。

报雠岂教行劫,作俑翻成害仁。

()

丛篁灌木丽霜晴,忠孝岩岩父子名。举扇西风虽自洁,受遗不至亦何情。

()

百岁谁人巧拙,一丘底处亏成。

半世青苖法意,当年雪竹诗情。

()

东风打梨花,病夫意瑟瑟。西山隔重湖,徘徊前复辍。

横塘鼓吹喧,知是诸郎船。

()

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空悲虎溪月,不见雁门僧。

()

宣公辅政称名臣,谏诤下惮批逆鳞。兴元戡难勤赞助,转危而安此一人。

乾坤几劫沧桑改,齐女门东古坟在。松楸羊虎已销亡,枯柏杈丫数百载。

圣代深嘉内相贞,敕修祠墓特褒旌。精灵耿耿不泯灭,香叶勃郁看重生。

公能上不负天子,八利六失标青史。卓哉高节何嶙峋,正气贞操长不死。

昔闻柏树化桐王宴宅,又闻柏树倔起汉帝陵。何如陆公墓上枯柏复蕃翳,雷霆辊战蛟龙腾。

柏兮千载耐岁寒,乃是公之忠义肝。柏兮铁干挺劲直,乃是公之贬死骨。

赵裴遗臭公芬芳,小人枉自倾忠良。公之丹心炳日月,岂以柏之荣瘁为低昂。

物同人重物亦尊,诸葛庙前柏尚存。他年瞻拜定相识,百丈参天看黛色。

()

萧萧宰木昼呼风,旧垄新阡北又东。防墓未须修孔氏,泷冈真合表崇公。

两朝一德功何自,五岁三封眷未终。更爱颂声金石在,碧天无际水无穷。

()

平津高阁已成丘,一道寒泉万木秋。

秘器尽□□□□,□□□禁故恩留。

碑题黄绢门人撰,草积青箱汉使收。

非是羊□□□□,□□□涕洒西州。

()

此生未展云蓝墓,郁郁甘棠孙子情。

今度忽为寒食客,欣欣乔木岁时荣。

尧天日月重光显,越国江山几变更。

回首千年有归鹤,练溪新涨匝春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