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应芳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谢应芳的诗文(222篇)

()

人物生平

  谢应芳生逢乱世,世衰道丧,以斯文为己任,崇正辟邪。从元至正初年起便隐居于武进白鹤溪(今邹区鹤溪河),构筑小室名叫龟巢。遂自号“龟巢老人”,乡里子弟尊称龟巢先生。常州府曾聘为教授。他对学生循循善诱,总结出一套教学法。浙江行省闻名欲聘为三衢清献书院山长,辞不就。后各地义军起,谢应芳便去苏州一带避难,几次遇危险,一年中搬了五次家,经常揭不开锅。后来苏州人对这位年高德助的饱学之人逐渐有所了解,争聘为子女的老师,他靠束修钱以维生。

  朱元璋削平群雄,建立明王朝后,江南渐渐安定,谢应芳已是70多岁的老人,返回故乡,在武进芳茂山(横山)隐居,勤读写作,老而不倦。当时,朝中高官与在野缙绅们路过常州,必定要去芳茂山上“龟巢”拜访龟巢老人。不管来的人官阶多高、名声多大,谢应芳都平等相待,决不低下阿谀,而且议论必及民生、言谈必论向善。

  谢应芳80岁时,不顾羸弱,应郡守的邀请,以德高望重之身,出来主持了《续毗陵志》的编撰工作,97岁高龄谢世。

时方用武我业儒,王生卖笔来吾庐。生承世业霅溪上,制笔特与常人殊。

宣城阻兵十三载,犹喜山中老㕙在。拔来秋颖带微霜,缚得铦锥含五彩。

昔年草创供玉堂,玉堂仙人云锦裳。三缣一字不易得,笔价亦与时俱昂。

莫怪年来弃如土,扫除风尘必斨斧。生今卖笔我卖文,何异适越资章甫。

呼儿亟用买一束,为我写成怀古录。

吾儿作字三叹赏,八法以之随意足。我有好音生可知,用笔将见文明时。

诸公笔谏佐明主,老我笔耕笺古诗。逝将重作毛颖传,为记频年遭薄贱。

牵联为生书姓名,字业不随陵谷变。中秋适逢酒禁开,椰瓢酌生新泼醅。

酒酣仰视月中兔,长啸一声归去来。

()

客夜牛衣薄,王春凤历新。东南蛙角地,多少马蹄尘。

鼙鼓依然急,壶觞莫厌频。君看塞翁马,得失岂由人。

()

病卧碧山久,愁添白发新。一冬无雨雪,四海有风尘。

妻子移家远,亲朋折简频。梅花应笑我,出语欲惊人。

()

庭前手植娑罗树,树下频翻竺国书。失鹿不知秦二世,葬鱼那问楚三闾。

园收柿叶皆新纸,林养松花当宿储。十里双溪春水绿,浮杯时复访樵渔。

()

百年有限耻求仙,数口无饥赖薄田。菰米熟来连日雨,菊花开到小春天。

方从易外穷羲画,无复诗中泥郑笺。客至酒杯时一举,开笼放鹤舞蹁跹。

()

溧水先生挽不留,故山回首郁相缪。落花飞送九年客,行李归来一叶舟。

勋业镜中成白首,耆英会上冠清流。独怜诗社今寥落,无复寻盟集旧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