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

一卷,元董鼎著。朱熹作《孝经刊误》,只是校定经传,删削文字,未及训释。此书据朱熹改本进行诠释, 凡是改本圈记之字,全部去掉;改本辨证之语,存于各章之尾。并增注今文异同,注解时参方言。行文用口义体,文句稍冗, 但对文义能反复发挥以尽其义。
()
亦称《大乘大义章》。东晋慧远问,后秦鸠摩罗什答。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鸠摩罗什至长安后,慧远遣人致书,而后又常向罗什致问经典和大乘深义,相互往返酬答甚多。此书所录即为这方面的内容,编辑者不详。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六事:初问答真法身、次重问答法身、次问答法身像类、次问答法身寿量、次问答三十二相、次问答受决;中卷七事:初问答法身感应、次问答法身尽本、次问答造色法、次问答罗汉受决、次问答观佛三昧、次问答四相、次问答如法性真际;下卷五事:初问答实法有、次问答分破空、次问答后议追忆前议、次问答遍学、次问答经寿。此书国内诸藏不载,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

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

蜿蜒瘦苍虬,脚底飞腾过。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

虚中涵月静,冷面从云呵。

欲捶玄璧试,恐触方诸破。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

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

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

悚然听琮琤,耳观为之大。

()

恶吁及厚笃忠纯,大义无私遂灭亲。

后代奸邪残骨肉,屡援斯语陷良臣。

()

庠序制犹阙,乡闾教不行。

古於经学政,今也艺虚名。

来者益可鄙,待之因愈轻。

无徒诮其陋,讲劝在公卿。

()

明月光洄水底天,野航常傍荻花前。山翁吟罢如泥醉,一枕江风自在眠。

()

十载交游托故知,登堂几度醉题诗。琅峰昨夜中天月,照我清光减旧时。

()

长夜漫漫发浩歌,生民涂炭果如何。中兴车马修攘在,变雅君臣废缺多。

赤帜开明新日月,青毡恢拓旧山河。誓崇忠义诛奸逆,田海虽迁志不磨。

()

孩儿不见弃浑身,可惜婆婆眼不亲。

白浪洪波无了日,于今愁杀渡头人。

()
(745—818)俗姓徐,衢州须江(今浙江江山)人。嗣马祖道一。后住信州鹅湖,世称鹅湖和尚。德宗、顺宗、宪宗三朝皆曾应诏入内问对。卒谥慧觉大师。《祖堂集》卷一五、《景德传灯录》卷七有传。《祖堂集》、《缁门警训》卷二存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