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译文

天下有几人精于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还年轻。

画成停笔便觉松梢长风起,满堂观者无不动容叹神奇。

两株古松暴裂着长满苔藓的皮,盘绕的高枝有如青铁交错而屈曲。

剥蚀的树干好像龙虎的白骨,阴森的树叶好像低垂的雷雨。

松很处一位西域僧人在静息,眉发斑白神情超脱无拘羁。

袒露右肩光着双脚,身前松子落满地。

韦侯啊韦侯尽快来相见,我有一匹好素绢。

其价不亚于锦绣缎,舒展时把那光影乱。

我已让人把它修饰得平展,请您挥笔画直干。

注释

韦偃(yǎn):《历代名画记》“偃”作“鷃”,是唐代著名画家,本为京兆人,后寓居于蜀。

毕宏:当时著名画家,善画古松奇石,天宝年间官为御史,后拜给事中。

绝笔:谓画成而搁笔。长风起纤末:形容此画之笔力劲健,风格高举。

嗟(jiē):赞叹。

屈铁:比喻松枝弯曲而色黑如铁。

太阴:这里指阴森黑暗。

胡僧:西域僧人。憩(qì):休息。

庞眉皓首:长眉白头。住著:佛教用语,即执著。

偏袒(tǎn)右肩:佛教徒身披袈裟,袒露右肩,以表示恭敬。

韦侯:即韦偃。数:快。

东绢:四川盐亭县有鹅溪,县出绢,谓之鹅溪绢,亦名东绢。

锦绣段:精美的丝织品。

光凌乱:指素绢舒展时光影凌乱的样子。

直干:指树干挺拔的松树。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22

2、王新龙.杜甫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104-105

3、韩成武.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62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韦偃善画鞍马、松石,朱景玄《唐朝名画录》:“(韦偃)画高僧、松石、鞍马、人物,可居妙上品。”杜甫初到成都后,就与韦偃相识,这首题画诗,就作于这个时候。

参考资料:

1、韩成武.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62

2、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99-300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鉴赏

  此诗起句语调平缓,“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总出韦偃善画松且正当年,接着,突然发出警语:是说当韦偃画成搁笔的时候,松树梢末忽起清风,满堂观画的人都为之动色,惊叹松画的神妙。这与“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的惊人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段八句,具体描绘韦偃《双松图》中的景象,诗境即是画境。意思长满苔藓的双松树皮,已经坼裂,屈曲如铁的松枝,交错回环。“白摧”、“黑入”二句分承上文诗意,就“皮裂”和“枝回”作进一步的形象描绘。“白摧朽骨龙虎死”,是指松皮坼裂的枝干好象龙虎的朽骨,韦偃用枯淡的笔法画枝干,所以说“白摧”。“黑入太阴雷雨垂”,形容回环枝干上的松叶,好像下垂的阴云雷雨,韦偃用浓润的笔触画树荫,因此称“黑入”。“松根胡僧”以下四句,描写松下入定僧,神态宛然。须眉花白的胡僧在松下入定,右肩和双脚任其袒露,寂无声息,似乎在休憩,连松叶中的松子掉下来也不知道。

  诗人喜爱韦偃的松画,于是备绢求画。“韦侯韦侯数相见”,可见诗人与韦偃已是熟识的朋友,所以他便拿出“不减锦绣段”的“好东绢”,请画家纵笔作画。韦偃画松,以屈曲见奇,画直干松就难以显示出他画技的长处,杜甫却请求他“放笔为直干”,这里是说:你能纵笔画直干的松树吗?强人所难,戏之也。也可见两人交情深厚。全诗别无“戏”意,直到结句才照应题上的“戏”字。

  题画诗最基本的艺术要求是,诗人应当进入画的实境中,把绘画美转化为诗艺美。此诗开头四句和结尾五句,从《双松图》的艺术效果着笔,渲染韦偃画艺的出神入化,以至引起诗人的极大兴致,出绢求画。而中段八句,才是描写《双松图》的画面,画的实境是双松和松下老僧。前四句,描绘双松宛转盘曲之态、烟霞风云之变,着力表现松的奇崛之美;后四句,描摹松下老僧潇洒脱俗的神情,着力再现人物的灵异之美。松之奇崛和僧之灵异,融为一体,构成整幅《双松图》的绘画美。诗人用诗的语言再现了它们,造成了奇峭的诗境美。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朗读
()

猜你喜欢

夙驾迈皇邑,奏计天子闱。命臣宰吴民,民淳幸成治。

君子闲礼教,细人勤耘耔。潢池徒涉境,亦幸免颠隮。

岁月可少假,当转瘠为肥。臣政报不欺,大君企鉴裁。

()

宫车昔晏驾,鸿宝归亲贤。元后上圣姿,神龙潜虞渊。

乘乾奉天祐,皇极建冲年。百辟迎代来,凝命居清玄。

皇风仁偃草,一日周九埏。震霆雨作解,赫曦清旻悬。

除凶力摧虎,猰㺄犴重键。击冥走鬼魅,好问广询延。

急治热愿濯,从善坂流圆。响答朝至昃,万几无停宣。

泰否一往复,乾坤随转旋。昔自尧舜来,神化无此前。

声休度百王,九庙光蝉嫣。天禄永无疆,圣治终始全。

臣诗属先驱,三灵赫临鉴。

()

泥洹金为地,祗园宝作坊。莲猊两足尊,天龙亿万王。

灯存千岁燄,垆腾百种香。精舍坐苾刍,屈曲蜂联房。

又如拘陀叶,处处荫青凉。暂栖蕴已空,弘慈不可量。

()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秦武阳一作:秦舞阳)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