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闻秋风

始闻秋风

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译文

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注释

君:即秋风对作者的称谓。

玄蝉:即秋蝉,黑褐色。我:秋风自称。

五夜:一夜分为五个更次,此指五更。飕飗(sōuliú):风声。

颜状:容貌。

拳毛:攀曲的马毛。

雕:猛禽。眄(miàn):斜视,一作“盼”。

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扶病:带病。

参考资料:

1、高志忠 .刘禹锡诗词译释 .哈尔滨市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年 :248-249页 .

2、傅明伟 .中华千古名篇赏析 .北京市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 :123-124页 .

3、范晓燕 .唐诗三百首赏译 :南方出版中心 ,2005年 :246页 .

始闻秋风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836—842年之间。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刘禹锡作《秋声赋》。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与《秋声赋》颇为一致,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秋声赋》的写作年代太远。公元836年秋天,作者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这首诗中明写诗人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

参考资料:

1、高志忠 .刘禹锡诗词译释 .哈尔滨市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年 :248-249页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朗读
()

猜你喜欢

千里关河积雪深,星轺西发马骎骎。黑山雾雨连穷海,紫塞风云接上林。

到阙应持御史节,上堂先慰老亲心。边城日晚多豺虎,送别那堪泪满襟。

()

北方守令之才,几人得似贤侯者,炳烈声光动朝野。

金茎承露晓苍苍,玉树临风秋洒洒。惟茂恭与遂霸侯,也直欲蹑足青云攀逸驾。

三年理剧割牛刀,生齿林林沾惠化。风回芹沼汎凫鹥,水满稻田抽䆉稏。

花村社鼓林边挝,茅店酒旗烟外挂。啁啾丝管劝农归,杏花满街红扑马。

五弦清响奏虞歌,三峡崩涛翻邺瓦。去年上计如帝京,袖拂天香五云下。

竹马重迎郭伋来,和风欢谣腾苃舍。腾苃舍,扬休声,谈锋磊落肝胆倾。

往时辞家上策登辕门,奇气万丈横秋冥。六韬三略常在手,擐甲上马忼慨践虏庭。

黄金散众虎旅集,红旗渡海鲸涛平。只今太平不用武,狌鼯不鸣鸡犬鸣。

况侯岂弟爱百姓,东郊西社歌丰登。邑有倅,弼厥能,幕有长,赞厥成。

如此一时贤令佐,不若同气好弟兄。三花葳蕤月窟静,八窗窈窕冰壶清。

嗟宵人,藉培育,肮

()

沈沈山下潭,粲粲潭中石。结宇子亦贤,喜作石潭客。

将同丘生栖,可有奇章癖。兹标本余契,遐咏亦驰适。

()
清代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
唐代杜甫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