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归里有感复用留别原韵

榆林归里有感复用留别原韵

一生经历运邅屯,世变沧桑又几春。儤直薇垣烽火警,观兵榆塞虎狼亲。

宦途险巇皆尝尽,林壑优游自率真。回首三边戡乱际,忧民忧国泪沾巾。

杨卓林

杨卓林(1847—1926),字荫乔,青县于董经村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考取咸安宫官学教习,端郡王载漪闻其品端学萃,聘为其子溥俊师。宣统三年(1911)六月署延榆绥道。卓林性情和厚,家庭孝友,乡里无间言。又善书,工制艺,门下多知名士。著有《榆林事记》,以下诸诗及唱酬之作俱见此书。并为本邑诗人马鸣萧《惕斋诗稿》、刘天谊《同野堂遗集》作序,载于县志。

杨卓林朗读
()

猜你喜欢

说著岷江士,未逢眉已申。

殷懃来相府,邂逅得诗人。

不是胸中别,何缘句子新。

谈今还悼昔,喜罢反悲辛。

()

公子远于隔,乃在天一方。望望江山阻,悠悠道路长。

别前秋叶落,虽后春花芳。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

怅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

()

我谪庾岭下,年年饷焦坑。

味虽轻且嫩,越宿苦还生。

分甘尝此品,敢望建溪烹。

勾公道义重,不与炎凉并。

持节漕七闽,风采照百城。

冤苦尽昭雪,草木亦欣荣。

得新未肯尝,包封寄柴荆。

罪罟敢当此,自碾供百灵。

捧杯啜其余,云腴彻顶清。

爽气生几席,清飚起檐楹。

顿觉凡骨蜕,疑在白玉京。

整冠朝金阙,鸣佩谒东皇。

须臾还旧观,坐见百虑平。

()
宋代陆游

梦寄梅村竹坞间,不堪客里见春还。

潮生水欲通南涧,雪霁云犹冒北山。

病思过年应小减,官身得假未全闲。

变名吴市男儿事,末路低回自笑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