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鐡头船。
客留阳羡秖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鞵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发宜兴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虽然已经六十岁垂垂老矣,却又要拖家带口登船去远行。

在阳羡暂住了三月只是作客,早想要返回玉溪手头却没钱。

游山观水到了废寝忘食境界,风声雨声都不会影响我睡眠。

从今后在我这个平民的梦里,不是到了张公洞就是游善权。

注释

宜兴:今属江苏省,在太湖西岸。

垂垂:形容将近、渐近,常与“老”连用。

将:携持。铁头船:指船头包有铁的木船。

阳羡:宜兴在秦汉时称阳羡。

玉溪:信江(在今江西省,流入鄱阳湖)中段的别称。玉溪江边的上饶,曾是曾几侨居之地。这里的“玉溪”代指作者故乡。

都:总、全部。废食:即废寝忘食。

“听风”句:谓任凭它风雨连宵,也不会改变自己归隐之意。这里“风雨”实喻指国家危难的形势。

布袜青鞋梦:指出世隐居之想和遨游山水之愿。布袜青鞋,指平民、隐士的生活。

张公:指宜兴境内的胜迹张公洞。作者有《游张公洞》诗,云:“张公洞府未著脚,向人浪说游荆溪。”可见其风景幽胜。善权:指善卷洞,在宜兴西南螺岩山上,与张公洞同为宜兴境内的两个古洞。

参考资料:

1、陈 衍.宋诗精华录全译(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597

发宜兴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曾几离开宜兴之时。当时曾几已年近六十,之前曾客居宜兴数月,并作有《宜兴邵智卿天远堂》《游张公洞》等诗。

参考资料:

1、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02-803

2、乐云 等.唐宋诗鉴赏全典.武汉:崇文书局,2011.11:1031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朗读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