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

()
一卷。冯延巳撰。马令《南唐书·冯延巳传》谓延巳“著乐章百馀阕”。宋嘉祐三年(1058)陈世修编为《阳春集》,其《阳春集序》称冯延巳为其“外舍祖”,“公薨之后,吴王(李煜)纳土,旧帙散失,十无一二。今采获所存,勒为一帙,藏之于家。”案张侃《拙轩集》卷五《侃词》:“《香奁集》,唐韩偓用此名所编诗。南唐冯延巳亦用此名所制词,又名《阳春》。”似《阳春集》乃冯延巳自定集名。尤袤《遂初堂书目·乐曲类》载有“冯延巳《阳春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称为《阳春录》,注引崔公度跋,称其家所藏最详确,并谓崔跋本无《谒金门》(风乍起)词,异于长沙《百家词》本。盖冯延巳词在宋时至少已有二本,一为崔跋本,一为长沙本。今传抄本,有明正统间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清康熙间萧江声抄本(出自明嘉靖间钱榖悬磬室抄本)及赵辑宁星凤阁抄本。刻本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侯文灿《十名家词集》本,出于顾贞观所藏;光绪十五年(1889)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从彭元瑞传抄汲古阁未刻词录出。前有陈世修序,凡词一百二十首。王鹏运跋因其中有《谒金门》(风乍起)词,谓“殆即长沙本也”。王本夹行有况周仪校记,并有王鹏运所辑补遗七首
()

晓郭桑阴翠软铺,丹青别补大痴图。阶前蝴蝶春深浅,江上鲥鱼信有无。

兰箭晨抽香露湿,茗旗晴展嫩云扶。昼长吟罢浑无事,祇合垂纶侣钓徒。

()

洛阳花入长安早。似天风吹到。绛罗高捲对罗郎,画与诗俱好。

一阳生处春先报。报先生知道。年年画里看花来,看花老、人方老。

()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

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三径西风秋共老,满庭疏雨春都过。

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

峄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误。

叹舞鸾鸣凤,归来迟暮。

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

且留他、素管候冰丝,重相和。

()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

轻拈斑管书心事,细折银笺写恨词。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迤逗我许多时。

鬓云懒理松金凤,胭粉慵施减玉容。伤情经岁绣帏空,心绪冗,闷倚翠屏。

慵拈粉线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才郎一去信音疏,长叹吁,香脸泪如珠。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及第待何如。

百忙里铰甚鞋儿样,寂寞罗帏冷篆香。向前搂定可憎娘,止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

柳梢淡淡鹅黄染,波面澄澄鸭绿添,及时膏雨细廉纤。门半掩,春睡殢人甜。

()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阍。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

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琐千门。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

密洒征鞍无数。冥迷远树。乱山重叠杳难分,似五里、蒙蒙雾。

惆怅琐窗深处。湿花轻絮。当时悠飏得人怜,也都是、浓香助。

()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

绣户中,相经过。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