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余宿武夷宫,下幔亭峰,登舟,语引路者曰:“此山有九曲名,倘过一曲,汝必告。”于是一曲而至玉女峰,三峰比肩,睪如也。二曲而至铁城障,长屏遮泄,翰音难登。三曲而于虹桥岩,穴中庋柱拱百千,横斜参差,不腐朽,亦不倾落。四五曲而至文公书院。六曲而至晒布崖,崖状斩绝,如用倚天剑截石为城,壁立戍削,势逸不可止。窃笑人逞势,天必夭阏之。惟山则纵其横行直刺,凌逼莽苍,而天不怒,何耶?七曲而至天游,山愈高,径愈仄,竹树愈密。一楼凭空起,众山在下,如张周官王会图,八荒蹲伏;又如禹铸九鼎,罔象、夔魈,轩豁成形。是夕月大明,三更风起,万怪腾踔,如欲上楼。揭炼师能诗,与谈,烛跋,旋即就眠。一夜魂营营然,犹与烟云往来。次早至小桃源、伏虎岩,是五夷之八曲也。闻九曲无奇,遂即自崖而返。嘻!余学古文者也,以文论山,武夷无直笔,故曲;无平笔,故峭;无复笔,故新;无散笔,故遒紧。不必引灵仙荒渺之事为山称说,而即其超隽之概,自在两戒外别竖一帜。余自念老且衰,势不能他有所往,得到此山,请叹观止。而目论老,犹道余康强,劝作崆峒、峨嵋想;则不知王公贵人,不过垒拳石,浚盈亩地,尚不得朝夕游玩。而余以一匹夫,发种种矣,游遍东南山川,尚何不足于怀者?援笔记之,自幸其游,亦以自止其游也。
()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

云岩岩下聘君家,长记宵谈到曙霞。今日陇头谁洒饭,鹧鸪啼老白桐花。

()

武夷山中毛竹多,神君一去奈山何。松风犹带琅璈响,散入遗音作棹歌。

()

武夷山中

落花流水出桃源,暖翠晴云满药田。流金古像开香殿,步虚声未远,鹤飞来认得神仙。傍草漫山径,幽花隐洞天,玉女溪边。

山中隐居

丹翁投老得长生,白鹤依人认小名。青山换主随他姓,叹乾坤一草亭,半年不出岩扃。写十卷《续仙传》,和一篇《陋室铭》,补注《茶经》。

怀古

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战马空肥。

黄山道中

何人礼斗上松梢?有客题名刻树腰。指前峰半日行来到,这山不是小,洞天宽容我诗豪。白云观欹仙枕,朱砂泉流药瓢,紫兰宫玉女吹箫。

()

燕越相望路八千,忽惊天柱落樽前。何如乞我双凫舄,飞上峰头访列仙。

()

回薄湍流漾翠岑,夷犹一舸纵幽寻。

幔亭落日笙箫远,毛竹连云洞府深。

似有碧鸡翔木杪,谁将丹鹤写岩阴。

神仙可学非身外,多少游人浪苦心。

()

师与雷居士,寻山道入闽。应将熊耳印,别授武夷君。

崖罅仙棺出,江垠毒草分。他年相觅在,莫苦入深云。

()

仙崖蓄灵异,怪石盘空曲。一水隔花源,千峰入茆屋。

金芝暖逾秀,瑶草寒更绿。云中武夷仙,一一颜如玉。

白马去不归,玄猿叫相逐。昔陪丹丘侣,酣歌紫霞谷。

鸡鸣洞天晓,落月在林木。空瞻仙子高,旧梦那可续。

荒林激悲风,日入对樵牧。伫立望归云,解衣田舍宿。

()

弱冠尚奇远,谬意思登瀛。孤吟过月午,肩瘦寒山撑。

无弦倚两膝,金石遗琤琤。学道负俗累,矫首惭秋英。

待罪转运台,所怀异前盟。空棂掩素卷,正昼如鸱盲。

把君武夷咏,因识兹山名。隐几噤不语,以意摩峥嵘。

春丝带结绪,一一沿寒清。潺湲九洑曲,野艇随蜗行。

山家昧晦朔,夜炬推阴晴。儿孙见俗客,对屋报且惊。

弋凫具中饭,鱼稿羞神明。有花不夕槁,有木非朝荣。

崩崖出鬼谷,紫茜缘龛生。朅来寂无见,但挹霞裾轻。

弃置勿复道,世故煎人情。

()

双峡凌虚一线通,高巅树果拂云红。

青天万里知何限,也伴藤萝锁峡中。

()

宴罢曾孙不再期,彩桥断绝可胜悲。药炉火冷丹升鼎,坐石云閒鸟护棋。

白凤舞空银阙迥,青鸾度嶂玉笙随。仙翁已许丹台约,拟濯尘缨向水湄。

()

宾云奏彻控青鸾,綵幔香销生翠寒。三十六峰秋色里,月明人倚玉阑干。

()

万叠层峦接远空,瑞云晴霭气溶溶。

高于太华五千仞,秀出巫阳十二峰。

蕙账晓寒飞鹤怨,桃源春尽落花浓。

鸾凰一啸最深处,仙客楼台有几重。

()

余昔隐屏东,扁舟夹双龙。

浩歌碧云间,万壑生清风。

群仙幔亭宴,玉女双鬓蓬。

夕景落寒岩,照耀金芙蓉。

()

融结山川凿混元,谁为窟宅遗神仙。三千曾会幔亭客,十六仍标洞府天。

崖有珍苞不缘种,棺遗清骨莫知年。披图昔谓多增饰,至此方知画未全。

()

访寻仙迹览群峰,诘曲清溪两桨通。幡念不成秋后约,独游还与未来同。

()

溯溪游览绝尘纷,看尽奇峰过所闻。昔日幔亭何处是,寂寥空想武夷君。

()

心爱仙山役世缘,乘轺欲去谩留连。更祈秋日停羲驭,莫遣回头怨暝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