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

()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

进退肯将天下让,着何言语状雍容。

衣裳垂处威仪盛,玉帛修时意思恭。

物物尽能循至理,人人自愿立殊功。

当时何故得如此,只被声明类日中。

()

进退肯将天下让,著何言语状雍容。衣裳垂处威仪盛,玉帛脩时意思恭。

物物尽能循至理,人人自愿立殊功。当时何故得如此,只被声明类日中。

()

三光仪表正。

四气风云同。

戊已行初历。

黄钟始变宫。

平琮礼内镇。

阴管奏司中。

斋坛芝晔晔。

清野桂冯冯。

夕牢芬六鼎。

安歌韵八风。

神光乃超忽。

嘉气恒葱葱。

()

以炎为政。

以火为官。

位司南陆。

享配离坛。

三和实俎。

百味浮兰。

神其茂豫。

天步艰难。

()

招摇指午。

对南宫。

日月相会。

实沉中。

离光布政。

动温风。

纯阳之月。

乐炎精。

赤雀丹书。

飞送迎。

朱弦绛鼓。

罄虔诚。

万物含养。

各长生。

()

甲在日。

鸟中星。

礼东后。

奠苍灵。

树春旗。

命青史。

候鴈还。

东风起。

歌木德。

舞震宫。

泗滨石。

龙门桐。

孟之月。

阳之天。

亿斯庆。

兆斯年。

()

惟令之月。

惟嘉之辰。

司坛宿设。

常史诚陈。

敢用明礼。

言功上神。

钩陈旦辟。

阊阖朝分。

旒垂象冕。

乐奏山云。

将回霆策。

蹔转天文。

五运周环。

四时代序。

鳞次玉帛。

循回樽俎。

神其降之。

介福斯许。

()

地始坼虹始藏。

服玄玉居玄堂。

沐蕙气浴兰汤。

匏器洁水泉香。

陟配彼福无疆。

君欣欣此乐康。

()

金行秋令。

白帝朱宣。

司正五雉。

歌庸九川。

执文之德。

对越彼天。

介以福祉。

君子万年。

()

肃灵兑景。

承配秋坛。

云高火落。

露白蝉寒。

帝律登年。

金精行令。

瑞兽霜耀。

祥禽雪映。

司藏肃杀。

万宝咸宜。

厥田上上。

收功在斯。

()

四时咸一德。

五气或同论。

犹吹凤凰管。

尚对梧桐园。

器圜居士厚。

位总配神尊。

始知今奏乐。

还用我云门。

()

混沌凿开知几岁,洪荒莫考传承裔。但闻前史载三皇,伏羲神农及黄帝。

三皇之后五帝传,少昊颛顼高辛继。唐尧虞舜又继之,天下于斯为盛际。

()

混沌凿开吞几岁,洪荒莫考传承裔。

但闻前史载三皇,伏义神农及黄帝。

三皇之后五帝传,少昊颛顼高辛继。

唐尧虞舜又继之,天下于斯为盛际。

()

帝出于震。

苍德于神。

其明在日。

其位居春。

劳以定国。

功以施人。

言从配祀。

近取诸身。

()

嘉玉惟芳。

嘉币惟量。

成形惟礼。

禀色随方。

神班其次。

岁礼惟常。

威仪抑抑。

率由旧章。

()

北辰为政玄坛。

北陆之祀员官。

宿设玄璜浴兰。

坎德阴风御寒。

次律将回穷纪。

微阳欲动细泉。

管犹调于阴竹。

声未入于春弦。

待归余于送历。

方履庆于斯年。

()

北辰为政玄坛,北陆之祀员官。宿设玄璜浴兰,坎德阴风御寒。

次律将回穷纪,微阳欲动细泉。管犹调于阴竹,声未入于春弦。

待归馀于送历,方履庆于斯年。

()

地始坼虹始藏。服玄玉居玄堂。沐蕙气浴兰汤。匏器洁水泉香。

陟配彼福无疆。君欣欣此乐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