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归

凡三卷。北宋延寿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广举经论、祖释等禅家心要之书。各卷之初,首叙其概旨,而后以问答体解明其意旨。问答总数有一一四条,其中第一一二条(大四八·九九二上):‘问:“此集所陈,有何名目?”答:“若问假名,数乃恒沙。今略而言之,总名万善同归,别开十义。一名理事无阂,二名权实双行,三名二谛并陈,四名性相融即,五名体用自在,六名空有相成,七名正助兼修,八名同异一际,九名修性不二,十名因果无差。”’由此可知本书之概要,乃逐条解说其意义者。然实际之记述却未必依上所述之顺序。卷上之初,即说理事相即、万行由心等义,次则以三十三条问答解说其意;卷中之初,即略示波罗蜜等实践行法,后复以二十七问答细说之。卷下之初,举示妙行圆满之趣旨,再揭以五十四条问答,论述其意义。全书虽以宣扬禅旨为主干,而华严、天台、净土等诸宗思想之融合,随处可见,所引用之书目亦甚多。
()

我行访道真劳哉,岂意万里逢君来。琳宫误落丹篆笔,惊起电火龙池雷。

龙池雷息丹篆裂,蚀食真铨窃仙骨。投笔归来帝未知,长揖金华紫薇客。

相携历井扪箕斗,侧身太行一挥手。俯眠苍茫八极深,始悟丹经一刍狗。

旧传石髓在兹山,惝恍灵光石缝间。可怜中散餐不得,王烈一去何年还。

九原劫灰无日起,我独从君探奇伟。君知混沌非死生,我亦空同无表里。

哦诗寄谢山中云,采芝种术非殊勋。太行山倾河绝泻,此时正到无何野。

()

故国烟花想已残,浮生各自系悲欢。

青山一道同云雨,步步相携不觉难。

()

北陌争迎丞相车,南郡新分刺史符。

弩矢纷纷夹道趋,旌旗猎猎照通衢。

一时冠盖事奔走,车马不许停斯须。

贤愚贵贱俱物役,始觉名利真区区。

我亦年来忝簪绂,苛礼羁人日湮汨。

往来叨沐主人恩,陶母不恪千金发。

平明联辔逐西风,归路三更踏明月。

解貂野店贳浊酒,醉罢高谭偃溟渤。

风尘薄宦君勿悲,犹胜低回场屋时。

乌帽白袍青竹榻,短檠终夜照红蜡。

()

闲情遥集,记年时,秦赘花前俦侣。一笑蹇修,烦作理,云驾丰隆谁数。

别母心怀,随郎故事,散客如飞雨。镜台犹是,翠尊难觅新句。

年暮专壑荆公,望乡流泪,爬向章江去。归计吾侪终可就,待卷珠帘南浦。

虹贯沧江,鹤分清俸,商略同行住。背暄春雁,因何先满沙路。

()

妒花风雨满春城,泪洒空杯送远行。便觅封侯何太急,到家寒食去清明。

()

少不欲作赀,郎若黄次公。晚不能举明,经若菑川翁。

公车旦请暮召试,唯挟轩岐书一通。乌纱角带绣练雀,小驷许踏长安红。

无且药囊日提寇,何似角里采秀商颜中。东方小遗建章殿,何似陶令醉卧北窗风。

耳边三妇但歌艳,眼底五陵谁解雄。有冠不必挂神武,留作漉酒归江东。

汝兄开府谩言贵,挟影萧然下渚宫。

()

紫菂擎秋翠叶乾,骈头{左角右戢}{左角右戢}尽团乐。

急难原上高飞翼,独把霜枝了岁寒。

()

客愁殊未央,春日去何驶。乐彼幽人招,快此风雨止。

移舟转近郭,着屐寻旧里。邻园梅萧疏,城上山迤逦。

伊蒲出香饭,开士同法喜。归子平生欢,契阔情具迩。

二张臭味人,倾盖可尔汝。岂徒浪诗酒,会欲了生死。

去年狂饮徒,奄忽丧予美。悠悠百年中,刹那安可恃。

空华岂眼见,标月非手指。庶以目击存,窗风吹破纸。

()

十年尘土送春衣,每见春风忆翠微。射策决科知已误,求田问舍早须归。

人生岂料长身健,行李还应与愿违。遥望故山心独往,杖藜三叹暮云飞。

()

年少登科今白头,不才多病分归休。

深恩未报云天施,弱质易惊蒲柳秋。

进退无机常蹭蹬,穷通知命自夷犹。

相逢莫问市朝事,绿水青山是胜游。

()

莞政宜民有颂声,增江无事民能名。两贤共有循良绩,他日观风一例评。

()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xíng)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yì)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dí)(dí),我心悬旆(pèi)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yàn)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