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

简称《毗尼切要香乳记》、《香乳记》。律学著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书玉笺记。二卷。系清读体集《毗尼日用切要》的注释书。全书立五门:教兴、藏摄、宗趣、释题、解文。将《切要》中采集《华严经净行品》的五十四偈及密部中的三十七咒以类分作四十四门,依次注释。书后附戒相的注释。本书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刻板印行。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
《毗尼日用切要》是明末清初的读体律师(又名见月律师,西元1601~1679)采择《华严经》净行品与密教经典中之偈、咒汇编而成的律仪典籍,在清乾隆时,由宝华山第七代祖释福聚奏请入藏,收于《大藏新纂卍续藏经》第 60 册 No. 1115 (律部类的诸述部)。“毗尼”为律(梵vinaya )之旧音译,新译毗奈耶。“毗尼日用”即指日常应遵守之戒律,“切要”即指要领、纲要。该典籍内容除有甚多涉及出家人日常衣、食、坐、卧应诵念之偈、咒外,并含有在家、出家之戒条。
()
律学著述。清康熙十年(1671)弘赞编。二卷。门人开定序称,原名《毗尼日用》,因书中采集之偈颂“多出华严诸经,咒语载之密部”,实名不符实,故弘赞重订其书时题为现名。弘赞在前言中说:此前诸《日用》本,皆此方编集,“名号既多不同,条相不无差舛”;且书中所集偈颂、咒语,“广略欠宜,今以揆中,删补成帙,便学习者持诵”。本书上篇为“持诵门”,下篇为“资具门”。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
()
律学著述。明袾宏辑集、戒显订阅、济岳汇笺。三卷。系《沙弥律仪要略》和《毗尼日用》合集的注释书。注释分为三部分:初标明题目;次疏别十戒;后诠次威仪。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
全一卷。又作毗尼日用。明代性祇着。收于卍续藏第一○六册。系采择华严经净行品与密教经典中之偈、咒汇编而成。‘毗尼’为律(梵vinaya )之旧音译,新译毗奈耶。‘毗尼日用’即指日常应遵守之戒律。内容除有甚多日常衣食坐卧应诵念之偈咒外,并有在家、出家之戒条。清代之读体以此书为基础,重新编集毗尼日用切要一卷,其笺释本有清代书玉所撰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二卷。
()
全一卷。又作无量寿禅师日用小清规、日用清规、入众日用小清规、日用小清规。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系南宋僧宗寿于宁宗嘉定二年(1209)佛诞日,在江西千龟峰以百丈清规为准,说示禅林一日之规矩,使入众之学人得以日夜遵守,其内容包括:起床、洗面、着袈裟、进食、如厕、入浴、卧相乃至看经、步行等诸种法则。
()

不雨已数日,萧萧叶声乾。青青独可爱,庭下群琅玕。

阴云何处来,与雾昼作团。驱瘴无妙术,只在心气安。

古井湛止水,安从起波澜。焚香坐数息,日月通泥丸。

江浅舟可放,喜谢山中鞍。

()

日用涤除尘垢。擒缚马猿不走。展手向街前,守一不生贪构。贪构。贪构。怎得功成行就。

()

那得工夫上酒楼。谁能皮里更阳秋。但教闲事心头少,免致清霜镜里稠。休咄咄,尽悠悠。佳时来往亦风流。百年光景无多子,请向尊前听解

()

闲里光阴逐水流,重阳忽复故园秋。休言白发从教老,试插黄花也解愁。

感旧有时曾落帽,凭高无力更登楼。昏昏病懒惟堪睡,诗债休催未暇酬。

()

浮生四十九俱非,楼上行藏与愿违。

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

定中久已安心竟,饱外何须食肉飞。

若使一丘并一壑,还乡曲调尽依稀。

()

左宪多才雄,故人尤鸷鹗。护赠单于使,休轺太原郭。

馆次厌烦歊,清怀寻寂寞。西缘十里馀,北上开化阁。

初入云树间,冥蒙未昭廓。渐出栏榥外,万里秋景焯。

岁晏风落山,天寒水归壑。览物颂幽景,三乘动玄钥。

但敷利解言,永用忘昏著。

()

舂谷灌园蔬,日长闲有余。

何妨忍挥汗,合药施乡闾。

()

一裘良已暖,半菽可无饥。

养气戒多语,端居如有思。

私心须自胜,己过遣谁知?耄齿尤当勉,常忧寸晷移。

()

左右数书册,朝夕一草堂。

家贫自能俭,病愈不求方。

盛馔豚肩美,常庖笋茁香。

园丁报花坼,亦复命壶觞。

()

左右数书册,朝夕一草堂。家贫自能俭,病愈不求方。

盛馔豚肩美,常庖笋茁香。园丁报花坼,亦复命壶觞。

()

旧好疏毛颖,新知得曲生。幽居无一事,枕臂听松声。

()

信今传后两无功,老去心情静坐中。梦里岩松过急雨,吟边庭草汎光风。

沧波野鸟秋能白,篱落幽花晚亦红。敢学少年行乐地,北堂趋走未成翁。

()

不观泉水即登山,诗卷长携木石间。江逆海潮穷地脉,峰参星斗入天关。

风回碧涧千川象,霜落丹厓万古颜。闻道瑶台在霄汉,野人何意问仙班。

()

湖北湖南度夕晖,望中山影坐来微。具区泽近九龙卧,沧海云空一鹤飞。

日月每将閒事遣,阴晴长与夙期违。清斋不独葵堪折,竹笋鲜新蕨本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