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

(清)万斯同撰。万斯同(1638—1702年),字季野,学者称其为石园先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曾以布衣身份参编《明史》,另著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庙制图考》、《石经考》、《历代宰辅考》、《石园文集》等多种。本书共一卷。作者以为元笃什言《河源昆仑》与《史记》、《汉书》不合,《水经》所载亦有谬误,故而历引《禹贡》、《禹本纪》、《尔雅》、《淮南子》及各史之文以考证之。旧说如张骞言河源出盐泽、司马迁言河源出于阗等。后来诸书,都无异说。《唐书·吐谷浑传》,始有李靖望积石山览观河源之言,而亦未确有所指。潘昂霄等以鄂敦塔拉之潜行复见者,指为河源,以阿木尼玛勒占木逊山即古积石山,指为昆仑,《元史》将其观点采入《地理志》中。万斯同对上述旧说一一考辨,得出河有两源之说。今天看来,万氏之言也并不确切,但所引史料颇多,可验证古人之河源观。《昆仑河源考》有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今收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史地类》,见第九册。
()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

阴云解駮朝暾红,黄河直与昆仑通。

不驾鸾凤骖虯龙,径蹑香烟上空中。

吾行忽过日月宫,下视积气青蒙蒙,寒暑不分昼夜同。

嵯峨九关常烈风,凛然萧森变冲融,不悸不眩身如空。

尘沙浩劫环无穷,讵须更觅安期翁!

()

关路下昆仑,蛮封迤逦分。

春光偏著草,雨意不离云。

俗异君修德,时平将用文。

临溪照绿水,老鬓雪纷纷。

()

落照古城隅,边风动隼旟。

久闲忘战略,多病热医书。

白发随年短,新情与世疏。

桃花春水起,还钓旧溪渔。

()

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

波涛初过郁林洲。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

千寻江阁引诸峰,多景登临策短筇。参佐风流如谢朓,楼台潇洒似王恭。

三年梦里西津雨,半夜灯前北固钟。明日芒鞋别君去,城中遥望白云重。

()

扶桑日出分明照,蓬岛相邻。若要亲亲。除是清闲只一身。

逍遥无事方能到,俯瞰迷津。炼就重绕,顶上孤峰现宝珍。

()

人得石门山上住。弟兄手脚无安措。一日三时长厮觑。厨里去。搬柴运水投锅釜。若劝同流疾作做。心头一点你教误。我待分明说一句。从开悟。天机不敢轻彰露。

()

空林无人行,下有百年墓。洒扫复何人,萧萧白杨树。

()

岁暮克昆仑,旌旗冻不翻。云开交趾地,气夺大和魂。

烽火连山树,刀光照弹痕。但凭铁和血,胡虏安足论!

()

小结横山麓,清知处士家。秋风三径竹,春雨一庭花。

跌宕新诗句,萧间老岁华。苍茫时极目,岸帻数啼鸦。

()

三上昆仑意更赊,最高峰顶望中华。神州处处多佳气,目尽青天到海涯。

()

清风无力屠(tú)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jié),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páo)(xiào)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yáo)(zī)(jiē)

大禹(yǔ)理百川,儿啼不窥(kuī)家。

杀湍(tuān)(yān)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sǒu)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