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

全一卷。南宋惠泉编集。系集录黄龙派宗祖黄龙慧南之语要、偈颂等。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内容首为黄龙初住于同安崇胜禅院之上堂语十一条,次为迁住归宗寺语录十三条、筠州黄檗山法语十四条、黄龙山语录十四条,并包括四十首偈颂。语要中亦收录药山、南岳怀让、石头、云门、大颠、严阳、临济、德山、镜清、泐潭、永嘉、庞居士、大珠等古德之说。此外,惠泉又编集黄龙四家之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四家依序为:上述之黄龙慧南禅师语录、慧南法嗣晦堂祖心之宝觉祖心禅师语录、祖心法嗣死心悟新之死心悟新禅师语录、悟心法嗣禾山慧方之超宗慧方禅师语录。编者九顶惠泉与禾山慧方系属同门,卷首附绍兴十一年(1141)钱密撰之黄龙四家语录序。
()

万木乱参天,孤峰对铁船。

客因看画至,寺以伏龙传。

宝笈悲前代,薄团坐小年。

松花吹不定,半落讲堂边。

()

石洞阴阴海气寒,绝厓千尺落奔湍。白翻飞燕空中见,黑入潜蛟地底蟠。

陟险未穷双蜡屐,放形自笑一儒冠。十年来往青山路,依旧黄尘没马鞍。

()

称头斤两须端的,短少毫釐不可欺。函关辨认合同券,未肯轻轻放过伊。

()

行令如同车脚圆,你三文后我三钱。直饶道底分明是,也是当年鹦鹉禅。

()

只打野盘无寺宿,不供糊口趁村斋。上户莫桩虚物力,僧司无得错推排。

()

不住唐朝寺,闲为宋地僧。生涯三事衲,故旧一枝藤。

乞食随缘过,逢山任意登。相逢莫相笑,不是岭南能。

()

传道黄龙穴,深藏不测渊。翠藤依寿木,石壁隔尘缘。

恐有神仙分,来观古洞天。善权知不远,双鹤舞胎仙。

()

止止天连碧,沉沉镜不磨。渊源端有自,潢潦尽从他。

清可临流赋,浑贻濯足歌。中津谁击楫,后进自盈科。

亦有西驰者,其如北注何。还元虽一味,到了不同波。

至洁清严濑,孤忠叹汨罗。勺贪惩俗下,汲酿乐天和。

洗耳成轻去,乘槎倘重过。咸池升晓日,何必挽天河。

()

玄窞蜿蜒宅,苔痕到底青。凿深连地轴,设险讶山灵。

路斗风烟湿,风酸草木腥。丁宁休勒驾,更欲上新亭。

()

通途无宁轨,世纲阔遮逻。

九迁食肉荣,一饷在堂贺。

泥深迹逾深,时过事亦过。

要之钟鼎饱,不及薇蕨饿。

吾知此理明,甘作蚁旋磨。

丈夫当勇决,勿使良便蹉。

黄龙百丈间,山围天几大。

往丐一椽茅,抚枕得高卧。

不能赓梁噫,且复繙屈些。

卖药足生理,故是伯休那。

当年白鸟盟,肯为青衫破。

微官亦漫尔,弃去不啻唾。

王子里中人,到处成稳坐。

傥不食前言,扁舟在公左。

()

胸次峥嵘落笔端,壁题留与老夫看。

枯槎尚倚春风力,苍竹从来自岁寒。

()

风前橄榄星宿落,日下桄榔羽扇开。

昭默堂中有相忆,清愁忽遣化人来。

()

黄龙一卧十五年,搅潭惊起旧头角。

张公搅潭是好心,但向西江起风雹。

河阳新妇画蛾眉,老婆不可重新学。

长连体上铺棘针,满钵饭飣铁菱角。

有能欢喜受供养,聪明一一安排著。

张公若问解何宗,食月虾蟆救月弓。

()

一拳打破鬼门关,一笑吐却野狐涎。

四海峥嵘龙象众,鼻头只用短绳牵。

()

巾痕摺出华山云,似识莲花旧隐君。戴向罗浮观海月,礼坛香绕动星文。

()

咸阳汉龙兴,工筑事稠沓。冠山朱堂崇,瓴甋旊人纳。

此砖纪黄龙,铭文椎响拓。苔蚀文多残,测蠡义难合。

病已虫识成,祥符报杂遝。黄龙见广汉,火及宣室閤。

乌啼未央宫,改元岁一币。当时执拊桴,无为苦批泣。

大黄兆威斗,铜仙泣萧飒。残甓埋荆榛,月夜狐狸踏。

幸非凿臼科,庶免累层塔。四角暨中央,完好少齧踏。

何年出鄠杜,何时渡泲漯。中有地里书,镐吐复丰喝。

吾师志金石,剪镫卜簪盍。虞敦识立位,虢钟辨革堂革荅。

五凤时代同,砖珠双韎韐。八砖耀日华,宾从互酬答。

研墨铜雀瓦,写诗趁官蜡。

()

西风木末一亭孤,梦里黄龙忽有珠。我自寻秋舒倦眼,青山尽处莽平芜。

()

一径陡如盘鹘起,万松怒作老龙号。伤心别有先朝史,落日空山吊汝曹。

()

何处天华有故宫,降王执梃去匆匆。秋风吹醒黄龙梦,牛角河山夕照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