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

清代词话著作。1卷。王士禛撰。此书专门品评《花间集》与《草堂诗余》两部词集所收录的作品。王士禛论诗提倡“神韵”,论词也持同样的主张,认为《花间集》与《草堂诗余》的妙处在于蹙金结绣而无痕迹。词须雕组而不失天然,要能够“写照象外”,极妍尽态,以此达到追魂摄魄的目的。本此出发,他高度评价李煜、苏轼、李清照的作品,说李煜入汴以后诸词,与“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同是千古情种”。对鲖阳居士屈解苏轼〔卜算子〕咏鸿词的行径深为不满,斥为“村夫子强作解事”。称苏词“直是轶伦绝群”,其“枝上柳绵”一首,恐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又引苏轼与黄庭坚的话概括苏词的特点,如醉后作草书,酒气拂拂,从十指间流出,又如其书挟海上风涛之气。凡此评论,都十分中肯。谈及诗、词、曲的分界,他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定非香奁诗。‘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定非草堂词也。”话虽然简略,但可令后人解悟三体的不同的抒情风格。本书有《昭代丛书》本,唐圭璋据以编入《词话丛编》。
()
《花草稡编》是明代著名学者陈耀文所编选的一部大型通代词选,选录词作的范围涉及唐、五代、宋、金、元、明等六个朝代626名词人,共计3702首,是有明一代规模最大的一部词总集,在词文献的整理和保存以及词学研究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和价值。
()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此贵重?却怕有人知。

()

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秋光老。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

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瑶觞,花先着酒香。

()

墨花垂兔颖,千古尚漓漓。翠羽风前叶,秋声雨一枝。

诗题春粉节,绷脱玉婴儿。湘浦人何在,空闻凤管吹。

()

父子追随一笑倾,东园东畔路初成。

夹栽芳草如绳直,前出篱门似砥平。

春近野梅香欲动,雨余沟水细无声。

今朝有喜谁能识?不用人扶亦自行。

()

清沟东畔翦蓁菅,虽设柴门尽日关。

远引寒泉成碧沼,稍通密竹露青山。

幽花泣露开仍落,好鸟穿林去复还。

更上横冈吾所爱,小儿试觅屋三间。

()

魏野林逋久已僊,放翁寄傲镜湖边。

松根偃蹇支琴石,岩窦潺湲洗药泉。

半禄扫空虽在我,残年健甚岂非天。

遥遥桑苎家风在,重补茶经又一编。

()

清沟东畔剪蓁菅,虽设柴门尽日关。远引寒泉成碧沼,稍通密竹露青山。

幽花泣露开仍落,好鸟穿林去复还。更上横冈吾所爱,小儿试觅屋三间。

()

病眼逢人每懒开,正须此地洗氛埃。数枝梅向林梢出,一脉泉从岭背来。

藤杖有时缘石磴,风炉随处置茶杯。残躯自笑如春草,又喜天边斗柄回。

()

两边梦别,似乱叶纷飞,被风吹堕。绣裙试么。怕檀郎影瘦,瘦还如我。

忖煖量寒,那得心头放过。尽摊破。听纱唱浣溪,谁与相和。

归信秋准可。怎软语诓人,又占花朵。翠楼久坐。望孤帆远影,是他真个。

谢客吟秋,竟息山居未妥。压衾卧。战窗蕉、雨声声大。

()

自羡茅堂得此生,玺书谩复下承明。拟将出处同龙卧,况有文章应凤鸣。

保傅正看今日事,咏怀终见古人情。禁河徙倚归朝晚,想像溪桥流水声。

()

偶听春声墙外枝,雕笼惆怅立多时。分明细语传鹦鹉,总为聪明欲怨谁。

()

洞庭天阔月横斜,浪打风惊自叹嗟。少日风光君莫问,至今情性似杨花。

()

空林长日自敲訇,一扫千章蠹尽清。闻道柏台乌更好,不知何事但吞声。

()

千回睍睆复莺丁,不向东风自一鸣。何似侬家卑脚鸟,此生长技自呼名。

()

早过长信报平安,晚向昭阳效合欢。天上只誇频送喜,不知双翅落金丸。

()

一片苍崖万古秋,高天翠色晚俱浮。自从谢傅东山别,未许交情到白头。

()

才听歌声舞不休,楚宫犹记旧风流。相逢莫奏乌骓曲,肠断秋江万古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