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升

智升,唐代僧。籍贯不详。夙有出家弘扬大教之志,兼学大小二乘,尤善毗尼,又博通古今史实。<br>曾阅聂道真、道安以下,至明佺、道宣等所撰诸经录,欲订补其差谬不备之处。唐开元十八年(730),于长安西崇福寺东塔院撰开元释教录二十卷,详录后汉明帝永平十年(67)至开元十八年,凡六百六十四年间,传译至我

()

智升,唐代僧。籍贯不详。夙有出家弘扬大教之志,兼学大小二乘,尤善毗尼,又博通古今史实。


曾阅聂道真、道安以下,至明佺、道宣等所撰诸经录,欲订补其差谬不备之处。唐开元十八年(730),于长安西崇福寺东塔院撰开元释教录二十卷,详录后汉明帝永平十年(67)至开元十八年,凡六百六十四年间,传译至我国之大小乘经律论三藏、贤圣集传,及失译缺本等,共收录五○四八卷,敕入大藏。此录为经录中最完备者,宋藏以下诸藏皆依准之;又古来凡言及翻译经典之书,亦皆以此录为标准。其他著作有开元释教录略出四卷、续大唐内典录一卷、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续集古今佛道论衡一卷、集诸经礼忏仪二卷等。寂年、世寿均不详。

开元释教录 智升

唐代智升编于开元十八年(730(庚午年))。又作开元录、开元目录、智升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全书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半部称‘总括群经录’(卷一至卷十),相当于代录,系以时代别、译者别,依序列举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至唐代开元十八年,凡六六四年间,一七六名译经僧所译大小乘经律论,共计二二七八部,七○四六卷。

()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 智升

全一卷。唐代智升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本书为承继道宣之集古今佛道论衡,收集有关佛教、道教对立之资料。其内容引述汉法本内传之明帝求法品、请法师立寺品、兴道士比校度脱品等,述及佛教传来初期二教之论争,并附有孙权与康僧会、孙权与阚泽之问答。

()

续古今译经图纪 智升

全一卷。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西崇福寺沙门智升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辑录译经缁素二十二人及所译经典一七一部,七一四卷。本书系继靖迈之古今译经图纪四卷之后,图纪玄奘以后之译经三藏,传其功绩。作者智升另编有开元释教录(略称释教录)一书,于进行本书编录之同时,释教录已编纂至唐代部分,故智升辑录本书之动机,旨在为释教录有关唐代部分之撰述作准备,且本书亦有多处依释教录已完成之部分修正者。

()

开元释教录略出 智升

四卷,智升撰。前释教录中之入藏录,以千字文编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