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飞

赵鹏飞,北宋末期经学家。字企溟,号木讷。绵州巴西县(治地在今绵阳市区)人。宋微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进士。履历不详。博通经籍,尤其对《诗》及《春秋》有深入研究。著有《诗故》、《春秋经筌》两部专著。《诗故》已佚,今存《春秋经筌》十六卷,收入《四库全书》。作者自序云:“《春秋》公天

()

赵鹏飞,北宋末期经学家。字企溟,号木讷。绵州巴西县(治地在今绵阳市区)人。宋微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进士。履历不详。博通经籍,尤其对《诗》及《春秋》有深入研究。著有《诗故》、《春秋经筌》两部专著。《诗故》已佚,今存《春秋经筌》十六卷,收入《四库全书》。作者自序云:“《春秋》公天下之书,学者当以天下之心求之。”故此书据经解经,不为以往之传注所拘,持论较为平允,且推见至隐,使春秋242年间事了如在目。留梦炎序曰:“木讷所著《诗故》、《经筌》二书,有功于圣经甚大。”

春秋经筌 赵鹏飞

十六卷。赵鹏飞撰。赵鹏飞字企明,号木讷,绵州(治今四川绵阳)人,宋代经学家。生平不详。除此书外,赵氏还着有《诗故》(已佚)。赵氏认为,说经者拘泥三传,各守师说,多失孔子本旨,所以此书主于据经解经。其《自序》云:学者当以无传明《春秋》,不可以有传明《春秋》。无传之前其旨安在,当默与心会矣。赵氏释其书名筌字云,筌为筌心,而非筌器,道不可以心囿而可以心求,求经当求圣人之心,此吾《经筌》之所作也。然圣人作经之心安在哉?曰,圣人驭天下之柄,威福而已,……所谓威福者,为褒为贬为功惩,自其赏罚而观之,则贤不肖判然玉石矣。……若夫仲尼,则以是柄寓之空言,褒而伸忠魄,贬而诛奸魂,其文见于片言只字之间,而威福与二帝三王同。又云:善学《春秋》者,当先平吾心,以经明经,而无惑于异端,则褒贬自见。他批评世儒所谓非传则经不晓之论,认为孔子《春秋》寓王道以示万世,绝不可能故为是不可晓之义以罔后世。可见其学仍是秉承的啖赵及孙复弃传求经之衣钵。但与啖赵之流不同的是,赵氏认为三传虽固不足据,然公吾心而评之,亦有时得圣意者。现存残宋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