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祚

徐复祚[zuò](1560-1629后)《红梨记》和《曲论》的作者。生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卒于崇祯二年(1629)以后。原名笃儒,字阳初、讷川,号謩竹、洛诵生,别署忍辱头陀、三家村老、悭吝道人、破悭道人、阳初子、休休生,苏州府常熟县人。出生于世家大族,祖父徐栻官至南京工部尚书,父亲徐禹江以布衣终生

()

徐复祚[zuò](1560-1629后)《红梨记》和《曲论》的作者。生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卒于崇祯二年(1629)以后。原名笃儒,字阳初、讷川,号謩竹、洛诵生,别署忍辱头陀、三家村老、悭吝道人、破悭道人、阳初子、休休生,苏州府常熟县人。出生于世家大族,祖父徐栻官至南京工部尚书,父亲徐禹江以布衣终生。伯叔待聘、待仁均为进士。徐复祚青年奋读于“花当阁”,博学能文,以诸生入国学,万历十三年(1585),应京兆试,有人攻讦他贿买科场,历时经久“事遂白”。后又遭讼事。他在深深体验到了世态炎凉后,终于绝意仕途而执笔抒怀。一生著有传奇《宵光剑》(一名《宵光记》)、《题塔记》、《红梨记》、《题桥记》、《雪樵记》、《闹中牟》、《祝发记》(张凤翼有同名剧)、《投梭记》八种和杂剧《一文钱》、《梧桐雨》两种。今存《红梨记》、《宵光剑》、《投梭记》和《一文钱》四种。《红梨记》是他的代表作,负有盛名。徐复祚另有著述《三家村老委谈》(又称《花当阁丛谈》)三十六卷,其中部分内容论及曲学。后人把这些内容单独辑成《曲论》(又名《三家村老曲谈》、《徐阳初曲论》)。他在《曲论》中对传奇的语言、结构、声律有不少独到的见解,不失精湛。特别是他大力反对传奇创作中卖弄学问、堆砌典故的恶习,提倡语言的“本色”,对于曲坛本色派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徐复祚还著有《南北词广韵选》,这是一部散曲和剧曲选集。此外,还有《燕山丛录》、《增补大明律》等。


徐复祚曾经在年轻的时候家里发生许多变故,终身颇多挫折,使得徐复祚一生未得功名,最终晚年较为困顿。但纵然如此,徐复祚仍博学多才,爱好文学,擅于作曲作词,所创作的戏曲作品也很多,最著名的就是传奇《红梨记》和杂剧《一文钱》。同时,徐复祚又作杂著《三家村老委谈》(又称花当阁丛谈),内容中有一部分涉及戏曲理论。但由于徐复祚并不像李渔、王骥德他们的理论那样具有全面性,因此他的戏曲理论一直以来都不为人所熟知。直到之后才被大众慢慢所发现。另外,徐复祚比较重要的戏曲理论的著作还有《南北词广韵选》。徐复祚的戏曲理论散见于笔记《花当阁丛谈》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四册将其编订为《曲论》。而徐复祚所创作戏曲理论《曲论》和《南北词广韵选》主要是针对元明朝时期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戏曲作家和戏曲作品所做出的一些见解和看法,其所涉及的理论内容也十分丰富,更具有一些独特的精辟见解。

曲论 徐复祚

明·徐复祚撰。一卷。一名《三家村曲谈》。复祚(1560—1630),原名笃儒,字阳初、讷川,号谟竹、三家村老等。常熟(今属江苏)人。徐氏有笔记《三家村老委谈》三十六卷。此书即后人从中辑出有关论曲之语、编次而成。其论曲推崇沈璟,但也有自己的主见。强调作曲应发扬元曲的本色当行,以便于舞台演出,而反对雕章琢句,专在词藻的华丽上用功夫。故赞成何元朗对《瑟琶记》的批评意见,而批判王世贞对这一意见的非议,在评论《西厢记》时说:《西厢》之妙,正在于《草堂》一梦,似假疑真,情尽而意无穷,何必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而后乃愉快也?对于当时戏曲创作上才子佳人题材程式化的创作作风,不无积极的针砭意义。有《古学汇刊》本、《新曲苑》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

红梨记 徐复祚

传奇。明徐复祚撰。增补本《曲品》著录。事本《闲中鼓吹》,又参以元人《谢金莲诗酒红梨花》杂剧。写宋赵汝州与谢素秋爱情故事。赵汝州赴京考试,慕名欲访名妓谢素秋,然无缘相见,仅通过仆人互赠诗一首,恰值金兵攻汴州城,两人逃难离京。赵至雍丘访钱济之。时钱任雍丘令,知素秋避乱至此,迎入府中。钱为敦促汝州科考,未将此事说破,并嘱素秋见赵时勿告以真名,后两人相会,赵甚依恋。钱又设法使赵抛去恋意赴金陵应考,赵考中状元后,始让赵、谢相认,缔结良缘。剧中赵、谢二人幽会,题诗咏红梨花,故名。剧本描写了宋金争战、奸臣误国等史实,关目繁多,而结构紧凑精炼,人物形象鲜明,在明传奇中属上乘之作。剧中《亭会》、《花婆》、《三错》诸出流行于昆曲舞台。今存明刊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明末朱墨本影印。

()

投梭记 徐复祚

明代传奇剧本。徐复祚撰。据《晋书·谢鲲传》敷演。写秣陵元缥风,父死后,继母令其为妓。缥风不从,惟愿织锦度日。西邻谢鲲,虽有妻室,但风流蕴藉,钟情缥风,两人相爱。元母嫌谢家贫,欲嫁女客商乌斯道,投梭击落谢的门牙。闻谢已授官,惧祸及己,遂与乌商议,将缥风骗往江西。时王敦谋篡东晋帝位,诛杀忠良,谢鲲故作佯狂,历叙为妓折齿事,敦觉其无大志,方免于难。缥风遭劫后,守志不移,又被继母和乌斯道所卖,几为祭品落入鹿仙之口,后遇谢鲲岳父王鉴,将其收养。王敦一病身亡,其部将钱凤继续作乱,晋帝任命谢为江州兵马都督,率兵剿灭叛贼。功成归来,与缥风欢聚。此剧借悲欢离合抒写政治风云的变幻,颇为动人。今存明末汲古阁原刻初印本,《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据以影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