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亮

薛志亮,自寅赞,号耘庐,生卒年月不详,本籍中国江苏江阴邓阳。乾隆五十八年(1793)中进士后,先后担任福建松溪县,南靖县知县,政绩颇佳。於嘉庆8年(1803年)接替程文炘,於台湾担任台湾府台湾县知县。管辖约今台湾南部之嘉义县、嘉义市、台南县、市全境及高雄县部份区域。该区域面积约为4500平方公里,

()

薛志亮,自寅赞,号耘庐,生卒年月不详,本籍中国江苏江阴邓阳。乾隆五十八年(1793)中进士后,先后担任福建松溪县,南靖县知县,政绩颇佳。於嘉庆8年(1803年)接替程文炘,於台湾担任台湾府台湾县知县。管辖约今台湾南部之嘉义县、嘉义市、台南县、市全境及高雄县部份区域。该区域面积约为4500平方公里,也是清治时期台湾岛之汉人集中地所在。


据台湾志书记载,当时有民谣说:“文中有一薛,武中有一吉。任是薛牵来,土城变成铁。”嘉庆十二年(1817年),他被提升为鹿港海防兼北路理番同知。据《彰化县志》载:“数十年来任鹿港同知者,惟志亮为得民心云。”嘉庆十八年(1813年),薛志亮调任淡水同知。因积劳成疾,薛志亮卒于淡水同知任上。台湾著名爱国人士连横1918年完稿的巨著《台湾通史》,在《循吏篇》中为薛志亮立传,以表彰这位献身台湾的功臣。

续修台湾县志 薛志亮

薛志亮主修,谢金銮、郑兼才总纂。嘉庆十二年(1807)修,同年序苏州刻本。八卷,首一卷。此志续乾隆十七年(1749)所修县志。卷首有序、凡例、图十三,志分卷为八,分门为六:地志、政志、学志、军志、外纪、艺文。艺文分卷为三,余志各一卷。子目五十八。此志尚有道光元年(1821)及三十年(1850)两种补刻本。补刻本之子目稍有不同,如道光三十年刻本之卷二多县官、祥异等子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