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宪祖

叶宪祖(1566-1641),字美度,一字相攸,号六桐,又号桐柏,别署槲园居士、槲园外史、紫金道人。浙江馀姚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中举,四十七年始成进士,授新会知县,迁大理寺评事、工部主事。以讥议魏忠贤建祠事,削籍归里。崇祯元年(1628)起为南京刑部侍郎,出守顺庆,晋湖广副使,备兵辰、沅,后转四川参政

()

叶宪祖(1566-1641),字美度,一字相攸,号六桐,又号桐柏,别署槲园居士、槲园外史、紫金道人。浙江馀姚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中举,四十七年始成进士,授新会知县,迁大理寺评事、工部主事。以讥议魏忠贤建祠事,削籍归里。崇祯元年(1628)起为南京刑部侍郎,出守顺庆,晋湖广副使,备兵辰、沅,后转四川参政、广西按察使,皆辞不赴任。晚年信奉佛学,与僧湛然友善。宪祖解声律,笃好戏剧,构思精敏,创作杂剧二十四种、传奇七部。数量之丰富,罕有其匹。尝于“花晨月夕,征歌按拍,一词脱稿,即令伶人习之,刻日呈技,使之犹见唐宋士大夫之风流也”(黄宗羲《吾悔集》)。今存杂剧《夭桃纨扇》、《碧莲绣符》、《丹桂钿合》、《素梅玉蟾》(合称《四艳记》)、《三义成姻》、《北邙说法》、《易水离情》(即《易水寒》)、《团花凤》、《渭塘梦》、《寒衣记》、《骂座记》、《琴心雅调》等十二种,佚《鸳鸯寺》、《会香衫》、《贺季真》、《龙华梦》、《桃花源》、《碧玉钗》、《玳瑁梳》、《芙蓉屏》、《耍梅香》、《死生缘》、《阎越娘》、《西楼夜话》等十二种。传奇存《鸾鎞记》、《金锁记》(叶氏弟子袁于令曾据是剧更定);另《玉麟记》、《双修记》、《双卿记》、《宝铃记》及叙演关羽故事之传奇(剧目不详)等五种均不传。黄宗羲评其剧作“古淡本色,街谈巷议,亦化神奇,得元人之髓”,未为溢美。名作家如吴炳,凡作戏剧,必待叶氏指点厘定之后,方敢公之于世,足见叶在晚明剧坛受人尊敬的地位。

鸾鎞记 叶宪祖

传奇剧本。明叶宪祖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中品,说:杜羔妻寄外二绝,甚有致。曲中颇具愤激。……插合鱼玄机事,亦具风情一班。温飞卿最陋,何多幸也!清姚燮《今乐考证》记明郑仲夔《冷赏》说:此剧传事巧,遣词俊。至春闱分韵、替人作妾,与考试之以马命题,尤为篇中奇绝。斯亦张伯起之流亚也。清焦循《剧说》说:作者古澹本色,街谈巷语,亦化神奇,得元人之髓,如《鸾篦》借贾岛以发二十余年公车之苦,固有明第一手。清《曲海总目提要》说:盖作者之意,以庭筠有才而沦落,玄机有才色而飘零,以为二人相偶,庶几无憾耳。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事情分三面,关目虽稍嫌散漫,登场人物不多,布置整顿,中间点出贾岛,破情节之平弱而收效果.亦可谓一佳构之作也。此剧写唐末诗人温庭筠与女诗人鱼玄机的故事。剧中对科举制度的黑暗有比较深刻的暴露,表达了作者久不得第的愤激之情。作品情节比较简单,结构也较为松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