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鼐

吴鼐[nài],清江苏金匮(今无锡)人,生于1705年,吴鼎之兄,字大年。幼与蔡德晋、秦蕙田组织经会研讨学问。乾隆元年(1736)进士,改工部主事,奔父丧归,不久卒。著作有《三正考》二卷,《易象约言》不分卷,《周易大衍辨》一卷。《三正考》驳胡安国夏时冠周月之说,以三正通于民俗,引陈廷敬、

()

吴鼐[nài],清江苏金匮(今无锡)人,生于1705年,吴鼎之兄,字大年。幼与蔡德晋、秦蕙田组织经会研讨学问。乾隆元年(1736)进士,改工部主事,奔父丧归,不久卒。著作有《三正考》二卷,《易象约言》不分卷,《周易大衍辨》一卷。《三正考》驳胡安国夏时冠周月之说,以三正通于民俗,引陈廷敬、蔡德晋说一一剖析,足破疑似之见。《易象约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存目。《大衍辨》著录于《续修四库全书提要》。

三正考 吴鼐

二卷。清吴鼐撰。此书为研究《春秋》历法所作。《春秋》一书所采用之历法,汉晋诸儒皆以为周正,至唐刘知几《史通》始提出用夏正之说。宋代大儒程颐因《论语》载有孔子行夏之时一语,遂提出夏时说,胡安国《春秋传》本其说而发挥之,提出夏时冠周月之说,由此引起一场纷争。元李廉着《夏周正辨疑》、明张以宁着《春王正月考》,驳斥胡安国说。吴鼐此书取李廉、张以宁之说,节其繁冗,并增加清代诸儒所论,补其未备,以驳斥胡安国、蔡德晋改月不改时及诸儒时月俱不改之说,以明《左传》王周正月之旨。其书辨证极有根据。其中三正通于民俗一条,引陈廷敬、吕祖谦、蔡德晋、顾炎武诸儒之说,于先秦诸书所纪年月差异之处,一一详加分析,以明《春秋》之用周正。其书卷首有《改时改月图》;卷一有《造历之初建子》、《唐虞建寅》、《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三代改时之证》、《三代改月之证》、《冬不可为春辨》、《商周分至不系时》、《三正通于民俗》、《秦正建亥》诸条;卷二则专驳赵汸、程颐、胡安国、蔡德晋、陈傅良、程端学、吴楠之说,重点驳胡氏之说。现存《经学丛书》本、励守谦家藏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