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闻

王仲闻(1902—1969),本名王高明(在亲属间使用),在工作单位长期使用王仲闻一名。号幼安、学初,以字行,出版著述时则用王学初、王幼安。浙江省海宁县人。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次子。幼受父亲熏陶,喜爱古典文学。家贫,中学未毕业即入上海邮局工作,业余潜心词学,与夏承焘、唐圭璋时相往来。建国后调

()

王仲闻(1902—1969),本名王高明(在亲属间使用),在工作单位长期使用王仲闻一名。号幼安、学初,以字行,出版著述时则用王学初、王幼安。浙江省海宁县人。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次子。幼受父亲熏陶,喜爱古典文学。家贫,中学未毕业即入上海邮局工作,业余潜心词学,与夏承焘、唐圭璋时相往来。建国后调任北京邮电部秘书处副处长,后下放为邮局营业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被迫退职。身处逆境,治学不倦,整理多年研究心得,陆续出版了《南唐二主词校订》、《诗人玉屑》(校勘)、《渚山堂词话·词品》(点校)、《蕙风词话·人间词话》(校订)等,引起学术界注意。经推荐到中华书局编辑部当临时工,从事古籍校订。仲闻博闻强记,熟悉古籍,尤精诗词、笔记及宋代风习文物,每有所问,对答如流,因此有“宋朝人”之称。曾为唐圭璋所编《全宋词》进行全面订补,尽心竭力,足足4年。1965年,《全宋词》出版,其收罗之完备,考证之缜密,为世公认。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被解雇,复遭猛烈冲击,1969年含冤自尽。1979年,错划右派问题得到邮电部改正。其遗著《李清照集校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尚有《读词识小》、《唐五代词新编》两部原稿,在“文化大革命”中损失。其中20多万字的《读词识小》为仲闻精心之作,曾由钱锺书审稿,称之为“奇书”,不幸遭劫,闻者惜之。

李清照集校注 王仲闻

宋人别集注本。今人王学初注。学初字仲闻,浙江海宁人,系近代学者王国维之子。李清照为宋代著名女作家,其词在宋词中有很高的地位,诗、文也极出色。然其集久已失传。清《四库全书》所收《漱玉集》,仅有词十七首,系辑佚而成,远非全貌。本书广为搜集,并加考订校勘,是目前所见搜辑得比较详备而材料又很可靠的一个集子。全书分为三卷。由于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以词为最高,故本书一反前人编次别集之惯例,以词为第一卷。编者态度审慎,在所收集到的五十七首词中,严加考证鉴别,只把可靠的四十三首列入正编,其馀十四首则作为存疑之作附于其后。第二卷收诗(包括失题者)三十一首。第三卷为文,录清照文五篇,断句三则。此书优点有五:一为收罗之富。其引用书多达一百六十馀种,其中很大部分属于珍本秘籍,有些明刊本,流传极少,有的卷帙浩繁的丛书、类书,皆为当时一般辑佚工作者所无法取资者。二是校勘之精。编者往往因一字之疑,罗列若干种本子相互校雠以定去取;南宋以来所有诗话、笔记,凡有可供参证者,分别系于作品之后,以资对勘,使读者可以触类旁通。三是作品鉴别之慎。决不贪多务得,对于确属误题为李清照的作品,纵为名篇佳什,也坚决区别存疑。四是编者所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