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玉

书玉(1645~1721),清代律僧。江苏武进人,俗姓唐。字宜洁,号佛庵。幼时通儒学,一日闻僧诵行愿品,因萌出家之志。二十二岁依京口嘉山自谦剃度,服勤既久,从金陵宝华山隆昌寺见月读体受具足戒,并亲近之,以研究律部。康熙二十二年(1683),与定庵德基赴杭州昭庆寺临坛演戒,遂止于该寺主持其事,凡三十八年,每岁

()

书玉(1645~1721),清代律僧。江苏武进人,俗姓唐。字宜洁,号佛庵。幼时通儒学,一日闻僧诵行愿品,因萌出家之志。二十二岁依京口嘉山自谦剃度,服勤既久,从金陵宝华山隆昌寺见月读体受具足戒,并亲近之,以研究律部。康熙二十二年(1683),与定庵德基赴杭州昭庆寺临坛演戒,遂止于该寺主持其事,凡三十八年,每岁春冬两期弘戒,四方僧俗翕集,受具足戒者达万余人。三十九年罹火灾,翌年兴工再建,成大雄宝殿、戒坛等,寺宇轮奂一新。五十二年受赐龙藏,六十年示疾,说偈坐定入寂,享年七十七。著有梵网经菩萨戒初津八卷、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沙弥律仪要略述义、二部僧授戒仪式、羯磨仪式各二卷等。[大昭庆律寺志卷一、卷二、卷八、新续高僧传卷二十九、中国佛教史卷四]

羯磨仪式 书玉

律学著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书玉编。二卷。上卷明时事,共十篇,开九十五法;下卷明非时事,共十篇,开一百一十九法,统摄律中所明一百八十四种羯磨。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

二部僧授戒仪式 书玉

佛教仪轨书。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书玉记。二卷。系记录读体授大戒仪式之书。作者曾于康熙六年(1667)亲眼目睹读体授戒之仪式,故是书所记详细而真实。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 书玉

简称《沙弥要略述义》、《律仪要略述义》。律学著述。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书玉撰。二卷。系明袾宏辑《沙弥律仪要略》的注释书。分初释标题、二释文两部分。释文又分戒律、威仪二门。书中随文逐节加有科文,条理清晰。作者指出,本书应与其自撰《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合看,因某些略释之文均在该书有详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 书玉

简称《毗尼切要香乳记》、《香乳记》。律学著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书玉笺记。二卷。系清读体集《毗尼日用切要》的注释书。全书立五门:教兴、藏摄、宗趣、释题、解文。将《切要》中采集《华严经净行品》的五十四偈及密部中的三十七咒以类分作四十四门,依次注释。书后附戒相的注释。本书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刻板印行。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