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法师

硕法师,唐代僧。生卒年不详。擅长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著有中论疏十二卷、三论游意义等。日本平安时代之三论学僧安澄(763~814)所作中论疏记等,数度引用师之见解。据日本典籍记载,师为吉藏之弟子,然未见于僧传。今据上记资料,并综观其思想、学说,考证师或系唐代住于清禅寺之慧赜法师(580~636)。

()

硕法师,唐代僧。生卒年不详。擅长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著有中论疏十二卷、三论游意义等。日本平安时代之三论学僧安澄(763~814)所作中论疏记等,数度引用师之见解。据日本典籍记载,师为吉藏之弟子,然未见于僧传。今据上记资料,并综观其思想、学说,考证师或系唐代住于清禅寺之慧赜法师(580~636)。据续高僧传卷三记载,慧赜系荆州江陵人,俗姓李。自幼聪慧异常,十二岁任大法席主。隋代开皇(581~600)年中住于江陵寺,唐代时移住清禅寺。于贞观十年示寂,世寿五十七。著有般若灯论等。

三论游意义 硕法师

佛教著述。隋硕法师撰。一卷。硕法师,吉藏弟子之一,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是疏解三论(即《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之作。略开四门:(1)明经论游意,述佛去世后龙树菩萨出世的意义;(2)明四论大归,申四论的同异;(3)明中观宗旨,先逐字释中、观、论三字,再予以合释;(4)无方问答,即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解释经与论中二谛、明中实的同异,以及佛与二智、菩萨与二慧的关系等。此书国内诸藏不载,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