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晃

毛晃,生卒年不详,宋代绍兴间进士,文字音韵学家、地理学家。字明权,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精通文字、音韵,考订详慎,为海内所重。闭门著书,砚为之穿,学者称为铁砚先生。因官韵《礼部韵略》收字太狭,遂搜采典籍,依韵增附,增加了2655字,并辨正形、音、义之误,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撰成《

()

毛晃,生卒年不详,宋代绍兴间进士,文字音韵学家、地理学家。字明权,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精通文字、音韵,考订详慎,为海内所重。闭门著书,砚为之穿,学者称为铁砚先生。因官韵《礼部韵略》收字太狭,遂搜采典籍,依韵增附,增加了2655字,并辨正形、音、义之误,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撰成《增修互注礼部韵略》。此书由增订《礼部韵略》而成,故名。毛对原书进行了增字、增圈(标记异体、异音)、正字、校改、注释等工作。增字二千六百五十五字,增圈一千六百九十一字,订正四百八十五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其辨证训诂,考正点画,颇有资于小学。” 另著有 《禹贡指南》等。

禹贡指南 毛晃

四卷。宋毛晃撰,晃字明敬,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着名小学家,绍兴中免解进士,晃精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为海内所宗,尝闭户着书,用功勤苦,砚为之穿,学者称为铁砚先生。着述除《禹贡指南》之外,还有《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禹贡》是《尚书》中重要篇目,大约作于周秦之际,篇中记述当时各区域的山川分布、交通物产、水土治理以及贡赋等级等情况,是我国现存最早、最有价值的地理文献,影响后世极为深远。《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及后世地理专着,无不以此为依据。《禹贡指南》博引《尔雅》、《周礼》、《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九域志》诸书,旁及前儒成说,以考证古今山川之原委,言之有据、持之有故,言简而意明。作者生于南宋,偏处一隅,不能遍历中原西北之山川古迹作实地考察,但援据考证亦颇多精辟见解。该书久佚,原体例不可复见,今库书所收,系从《永乐大典》中录出,依经文次第排列,无注者经文从略,此书对后世影响颇大,自蔡沈之后,注《禹贡》者多所引之。版本有聚珍本、闽覆本、杭缩本、《榕园丛书》本、《清芬堂丛书》本、《励志斋丛书》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