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政

李师政,唐代上党(山西长治)人。生卒年不详。贞观时任门下典仪。初为儒者,后学佛法,为济法寺法琳之弟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道士太史令傅奕曾上疏请废佛教,师政遂撰《辨惑》、《通命》、《空有》等文驳之,以“明邪正之通弊”、“辩殃庆之倚伏”、“破断常之执见”(《内德论》)。阐论佛法

()

李师政,唐代上党(山西长治)人。生卒年不详。贞观时任门下典仪。初为儒者,后学佛法,为济法寺法琳之弟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道士太史令傅奕曾上疏请废佛教,师政遂撰《辨惑》、《通命》、《空有》等文驳之,以“明邪正之通弊”、“辩殃庆之倚伏”、“破断常之执见”(《内德论》)。阐论佛法利于国政,并驳斥傅奕之妄谬。《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内德论》一卷。《全唐文》卷一五七收其文四篇。生平事迹见《新唐书》卷五九《艺文志》。

法门名义集 李师政

佛教辞书。唐武德年间(618—627)李师政撰。一卷。是一部解释佛教名数的辞书。全书共收词目一百二十一条,按性质分七品:(1)身心品,始自四大至十八界,共七条;(2)过患品,始自二边至五住地烦恼,共十七条;(3)功德品,始自三归至八十随形好,共四十四条;(4)理教品,始自三佛至五明论,共二十二条;(5)贤圣品,始自七种学人至四位,共十三条;(6)因果品,始自三业至十二因缘,共七条;(7)世界品,始自三世至三千大千世界,共十一条。释文简要明了,不泥于典,有些条目间有夹注。本书有敦煌写本传世。亦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