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年

林有年(1464-1552),字以永,号寒谷。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生于莆田县城里后埭(今属荔城区)的一个贫困家庭。幼年丧父,慈母抚养成人。有年自幼聪颖敏悟,性情直言快语,且能自奋笃学,勤读《四书》、《五经》,深受乡闾夸奖。<br>林有年弱冠之年,以士子身份参加兴化府试,录为秀才。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他

()

林有年(1464-1552),字以永,号寒谷。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生于莆田县城里后埭(今属荔城区)的一个贫困家庭。幼年丧父,慈母抚养成人。有年自幼聪颖敏悟,性情直言快语,且能自奋笃学,勤读《四书》、《五经》,深受乡闾夸奖。


林有年弱冠之年,以士子身份参加兴化府试,录为秀才。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他被举荐赴省垣参加乡试中式,得中举人。主考官阅其文,文章华丽,立论新颖,座师荐予朝廷,授萧山(今浙江杭州东部)县学教谕,主持孔庙祭祀,宣扬儒家经典和皇帝的训谕,教导和管束所属的生徒。因他教学有方,后改任东莞(今广东珠江三角洲东部)县学教谕。不久,因母丧,回家守丧,孝序满赴任。擢升繁昌(今安徽芜湖西南部)知县。任间该地域值岁连饥,他以解民之困为己任,首先割俸以赈,后奏疏朝廷,拨粮赈济灾民,免除课税,缓解庶民无粮之苦。群众受惠,赞声不绝,政绩卓然,被擢升为南京四川道御史。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林有年与世长辞,享年89岁。


林有年著有《寒谷》、《东山》诸录,辑有《东莞》、《武义》诸志。尤其他致仕后,帮助安溪知县黄怿、汪瑀先后两次主纂《安溪县志》,并为其书写序言两篇,都刻印传世。是现存最早的刊行本。该志原存于宁波天一阁。

(嘉靖)安溪县志 林有年

福建地方志。明汪瑀修,林有年纂。八卷。汪瑀,直隶歙县(今属安徽)人。监生,官安溪知县。有年字塞谷,福建莆田人。曾官贵州提刑按察司副使、监察御史。安溪县建南唐保大十三年。县志始修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重修于嘉靖八年。是志以旧志为底本,询于故老,并续嘉靖以后事,书成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约八万二千字。分地舆、规制、官制、学校、选举、人物、文章、杂志八类。为该县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比较全面记载了该县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情况。其地舆较为详赡,含建置、星野、山川、形胜、疆域、屯堡、隘堑、乡里、风俗、气候、土田、屯田、户口、土产等十目,载山、岭、峰、岩百余;溪、湾、潭、滩三十余。坑冶有龙崇银场,清洋铁矿山铁场等。户口自唐开元后有记载,但甚为疏略,至明颇详。尤以土产较为详备,分谷、货品、蔬、果、药、木、竹、花、草、毛、羽、鳞、甲等十四类,二百六十余种。有明嘉靖三十一年刻本,1963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