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复

李明复(1174~1234)南宋经学家。原名俞,字伯勇。为合阳 (今山西安泽)人,南宋嘉定中为国子监太学生。北魏建义元年(528年),在安泽东南部置合阳县,北齐废,并入冀氏县(今安泽县冀氏镇)。<br>李明复出生于士大夫家庭。嘉定元年(1208)取得国子监太学生资格,从已知的史料看,李明复一生致力于《春秋》

()

李明复(1174~1234)南宋经学家。原名俞,字伯勇。为合阳 (今山西安泽)人,南宋嘉定中为国子监太学生。北魏建义元年(528年),在安泽东南部置合阳县,北齐废,并入冀氏县(今安泽县冀氏镇)。


李明复出生于士大夫家庭。嘉定元年(1208)取得国子监太学生资格,从已知的史料看,李明复一生致力于《春秋》经传的研究,在名师的指点下,博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以及张载、朱熹、吕祖谦等各派学说,写成《春秋集义》50卷、《春秋纲领》3卷,深受南宋皇帝宋宁宗的赞许与推崇。南宋进士及第,官至礼部尚书兼直学学士院、督视京湖军事兼江淮督府,福建安抚史。著述后收入《四库总目》经部春秋类。

春秋集义 李明复

五十卷,纲领三卷。李明复撰。李明复一名俞,字伯勇,合阳人。李明复认为:知孔子者惟孟轲,知孟轲者惟周敦颐。而周敦颐《春秋》之学,二程得其真传,程颐曾作《春秋传》而程颢则间有及之。张载通过与二程研究而明之,刘绚、谢湜则是见而发明之,范祖禹等人是见而知之,至于胡安国则又是闻而发明之,而李侗诸人则又是闻而知之。虽然以上诸人派别有所不同,但其本源则一。其观点稍有异同,但于尊王贱霸,内中,国外夷狄,即事明纲领以着人君之用的大节上则完全相同。因而他辑录了周敦颐、二程、范祖禹、谢良佐、杨时、侯仲良、尹洙、刘绚、谢湜、胡安国、吕祖谦、胡宏、李侗、朱熹、张栻十六家或着书以明《春秋》,或讲明他经而及《春秋》,或其说之有合于《春秋》者,皆广搜博访,始乃定其后先,审其精粗。虽云兼采十六家,然用谢湜之说尤多。其《纲领》三卷,是关于《春秋》宗旨的总论。此书实属宋代诸儒解《春秋》之总汇,较吕本中《春秋集解》更为繁富。此书最早的刻本是宋代巴川王梦应所刻。今本《集义》部分采自无锡邹仪《蕉录草堂藏本》,而《纲领》部分则录自《永乐大典》。现存有元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