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昙悉达

瞿昙悉达,生卒年月不详,唐代天文家。世居长安。生于唐高宗时代 (七世纪下半叶)。卒于唐玄宗年间 (八世纪上半叶)。从1977年5月西安市文物管理处发掘瞿昙譔墓所获墓志铭中,得知瞿昙氏家族 “世为京兆人”,即长安 (今陕西西安) 人。其五代世系如下: 瞿昙悉达之父为瞿昙罗,祖名瞿昙逸。悉达

()

瞿昙悉达,生卒年月不详,唐代天文家。世居长安。生于唐高宗时代 (七世纪下半叶)。卒于唐玄宗年间 (八世纪上半叶)。从1977年5月西安市文物管理处发掘瞿昙譔墓所获墓志铭中,得知瞿昙氏家族 “世为京兆人”,即长安 (今陕西西安) 人。其五代世系如下: 瞿昙悉达之父为瞿昙罗,祖名瞿昙逸。悉达第四子即瞿昙譔。譔有六子,依次名昇、昪、昱、晃、晏和昴。据《通志》 及《姓纂》称,瞿昙氏为西域国家的姓,墓志铭称瞿昙逸 “高道不仕”。这一家族熟谙印度天文历法,其先世当系由天竺国移居中国的。这一家族从瞿昙罗到瞿昙晏,四代供职国家天文机构。其中瞿昙罗至瞿昙譔还曾先后担任过太史令、太史监或司天监经110年。因此当时称瞿昙悉达为 “瞿昙监”,称这一派的天竺历法为 “瞿昙历”。在这一家族中,瞿昙悉达的贡献最大。他在唐睿宗景云三年 (712) 行太史令时,亲自参加修理铁浑仪,这架浑仪为北魏永兴四年 (412) 所制,辗转入唐的。玄宗开元六年(718),奉诏翻译天竺《九执历》,介绍了当时印度的天文学。他还著有《开元占经》,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通过这部著作,中国上古、中古时代许多宝贵的天文资料得以保存耳来。

开元占经 瞿昙悉达

《开元占经》在我国天文学史上,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它是印度后裔天文学家瞿昙悉达于唐开元二年(714)主持编纂的,历经十年左右。全书120卷,这部书事关占星,因而唐以后各代政府均秘而不传,藏于宫闱。直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安徽道士程明善在古佛籍中发现了一个传抄本,于是它开始在民间流传,后清收入《四库全书》。《开元占经》辑录现已失传的古代天文、占星著作77种,纬书82种,是座大型的历史文献宝库。书中收有大量关于天文星象及各种物象变化的占语。亦搜集到古代甘氏、石氏、巫咸氏三家的占经资料,保存了不少古代天文占候方面的文献。书中还介绍了印度的《九执历》,对中国的天文学、星占术都有很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