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伯政

许伯政 (1700—1784),清代学者。字惠棠,一字石云。岳阳县人。38岁中举,42岁进士及第,任四川彭县知县。52岁时擢为礼部祠祭司主事,又迁员外郎,后转任山东道监察御史。许伯政从小喜爱天文学和史学、哲学,常常深夜露宿,仰观天象,演算数学。60岁辞官归家后,足不履城,手不停笔,心不离算,专门著述,著有

()

许伯政 (1700—1784),清代学者。字惠棠,一字石云。岳阳县人。38岁中举,42岁进士及第,任四川彭县知县。52岁时擢为礼部祠祭司主事,又迁员外郎,后转任山东道监察御史。许伯政从小喜爱天文学和史学、哲学,常常深夜露宿,仰观天象,演算数学。60岁辞官归家后,足不履城,手不停笔,心不离算,专门著述,著有《易深》8卷,《诗深》26卷,《春秋》19卷,《全史日至源流》32卷,皆收入《四库全书》。还有《事三堂文稿》。在他众多的著述中,以天文学著作《全史日至源流》最有科学价值。这部书是参考清康熙年间的《历象考试》(前编)写成的,它“溯稽经史传注所载,至朔气闰,质其合否,纠其谬误”,分代纪年,上自轩辕氏,下至明崇祯末年,前后4000年。

全史日至源流 许伯政

三十二卷。清许伯政撰。许伯政字惠棠,一字石云,巴陵(今湖南岳阳)人。乾隆进士。著有《易深》、《诗深》、《春秋深》等。是编主旨在于稽考经史传注中的至朔气闰是否符合实际天象并纠正记载中的误失。前三卷论述推步方法,实为许氏推算至朔的历术原则。后三十卷将上起轩皇下迄明代四千年的朔闰编为长历,可依历谱考校经史传注所载历日。实为三十三卷,总目作三十二卷。有《碧琳琅丛书》本,八千卷楼有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