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顶

灌顶(561~632)亦称慈云灌顶,字法云,天台宗五祖,佛教著述家。俗姓吴,原籍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祖上避地东瓯,为临海章安(今浙江黄岩)人,故人称章安大师、章安尊者。七岁依摄静寺慧拯法师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在天台山拜智顗为师。南朝陈后主至德元年,随智顗出居金陵光宅寺,研习止

()

灌顶(561~632)亦称慈云灌顶,字法云,天台宗五祖,佛教著述家。俗姓吴,原籍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祖上避地东瓯,为临海章安(今浙江黄岩)人,故人称章安大师、章安尊者。七岁依摄静寺慧拯法师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在天台山拜智顗为师。南朝陈后主至德元年,随智顗出居金陵光宅寺,研习止观法门,屡蒙智顗印可。隋灭陈后,随智顗泝江上游,历访名山胜地。隋文帝开皇十一年,陪智顗住扬州禅众寺。又随智顗入天台山,直至智顗逝世。后住称心精舍,开讲《法华经》。智顗所讲《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均由其集录成书。杨广立为太子,曾前往长安祝贺,引见后送还山寺,施物甚多。大业七年治兵河北,敕召往行在叙旧,又遣侍郎吴旻送还。唐贞观六年卒于天台国清寺,年七十二。著有《涅槃玄义》、《涅槃经疏》、《观心论疏》、《天台八教大意》、《国清百录》、《智者别传》等。其中《国清百录》纂录智顗一生说教行业,共一○四条。《智者别传》则为智顗之传记,记事赡详,文字典丽,有较高史料和文学价值。《续高僧传》卷二三、《佛祖统纪》卷七有传。

智者大师别传 灌顶

全一卷。隋代灌顶(561~632)撰。又作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系以编年体记述智者大师智顗之行状。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智顗集天台宗之大成,灌顶则为天台法门之继承者,为智顗门下第一弟子。在智顗之传记中,本书撰著年代最早,记述亦极为详细,故广受重视,与国清百录同为有关智顗行迹之最重要资料。道宣所着续高僧传中之智顗传,即承继本书而来,二者略有出入,可互补不足。关于智顗之资料,另有宋代昙昭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注一卷及志磐之佛祖统纪智顗传。又据国清百录序所载,渚宫之法论、会稽之智果等,亦作有智顗之别传。

()

天台八教大意 灌顶

全一卷。隋代灌顶撰。又称八教大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略述天台教判化仪、化法等八教之大纲。先将化仪四教配于华严等五时而略说之,次叙化法四教之名义、机根、行位、得果,及观行四门与十乘观法,并明五时之通别权实等。明藏收之,另有清顺治十八年(1661)之刊本。高丽谛观删补本书,制述天台四教仪一卷。

()

观心论疏 灌顶

凡五卷。隋代灌顶述,智越集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天台大师智顗观心论之注释书,亦系依据摩诃止观思想而显发观心论主旨之名著。内容先作观心论序、正、流通之分科,序文之说明即占卷一及卷二之一半,以下全部为正说分之说明,计十章,阐述四种三昧、二十五方便、十种境界、一心三智、十法成乘、破法遍、不起顺道法爱等,最后以解释六即义作结。

()

国清百录 灌顶

凡四卷。隋代灌顶编纂。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此书初由沙门智寂纂集天台智顗之遗文及碑文等,书未成而逝,灌顶继续增撰。自立制法至智者遗书与临海镇将解拔国述放生池,凡一○四条,为了解天台智顗一生行业最方便之资料。原有广略二本,广本已散佚,今书为略本。因智顗住天台山国清寺,故有此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