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舒

冯舒(1593~1649)明末清初学者、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字已苍,号默庵,又号癸巳老人。常熟(今属江苏)人。冯复京之子,冯班之兄。明诸生,早弃举子业,沉浸经史,与其弟班并笃专于诗,吴人称之为“二冯”。冯舒为人直肠快口,动辄与俗忤,与同邑钱谦益、瞿式耜善,钱、瞿挂朝籍,因朝内党争被逮,入

()

冯舒(1593~1649)明末清初学者、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字已苍,号默庵,又号癸巳老人。常熟(今属江苏)人。冯复京之子,冯班之兄。明诸生,早弃举子业,沉浸经史,与其弟班并笃专于诗,吴人称之为“二冯”。冯舒为人直肠快口,动辄与俗忤,与同邑钱谦益、瞿式耜善,钱、瞿挂朝籍,因朝内党争被逮,入刑部狱,冯亦受到牵连。入清不仕,耿直如故,因议县内赋役事触怒县令瞿四达。瞿深恨之。适逢冯裒集同邑亡友数十人之诗为《怀旧集》,自序书太岁丁亥,不列清朝年号,又压卷载顾雲鸿《昭君怨》诗,有“胡儿尽向琵琶语,不识弦中是汉音”之句,卷末载徐凤《自题小像》诗,有“作得衣裳谁是主,空将歌舞受人怜”之句,语涉讥谤。瞿借此捕舒下狱,属狱吏杀之狱中。舒宗尚《玉台新咏》、《才调集》,对明前、后七子,公安、竟陵之诗学,皆加以掊击。其作品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如写于被捕北上期间的诗篇记述了由于灾荒、兵乱而导致北方乡村城镇一片凋弊景象,而朝臣大臣却忙于党争,不以民生为念。这类作品有《宿禹城,烟火断绝,怅然感怀》、《入良乡县,到县治,县官正治事,吏胥伍伯不数人,清简可怪,土人云亦以兵故》等。入清以后则多揭露清军暴行和怀恋故国之作,如《雪夜归村中即事》、《丙戌岁朝》等。此类作品往往写得情辞激烈,从“喜人魑魅神逾旺,择肉豺狼技未殚”(《早春述怀次夕公韵》)等句可见一斑。诗学晚唐,其律体注重色泽、音调,大多写得委婉曲折,耐于咀嚼。七古较豪纵,有《黔庵吟稿》,另有《炳烛斋文》、《文縠》等,编纂《历代诗纪》一百卷、《诗纪匡谬》一卷,以纠正明冯惟讷所编《古诗纪》之失。《清史列传》卷七○有传。

诗纪匡谬 冯舒

古诗总集。一卷。清冯舒撰。这是一本匡正明冯惟讷撰《古诗纪》之谬误之作。《古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所录诗上起古初,下迄陈隋,遗文佚句,一一登载,六朝以前,有韵之文,以此书为渊薮。由于时代绵长,采摭繁富,其中真伪错杂,以及牴牾舛漏,在所难免。本书作者翻阅大量原始资料,对《古诗纪》中的讹错一一为之纠正,凡一百一十二条。其中有考证文章流别的,有校正作家作品的,有指正作品中错句错字的,有校正古辞时代的,等等。其中少数条款,批驳所据欠妥;绝大部分均较精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舒因李攀龙《诗删》,钟惺、谭元春《诗归》所载古诗,辗转沿讹,而其源总出于冯惟讷之《古诗纪》,因作是书以纠正,凡一百一十二条。……然他所抉摘,多中其失,考证精核,实出惟讷之上,原原本本,证佐确然,固于读古诗者大有所裨,不得议为吹求,虽谓之羽翼诗纪可矣。常见者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