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模

蔡模(1188~1246),字仲觉,学者称觉轩先生,建阳(今属福建)人,沈长子。隐居笃学。嘉熙二年,王埜创建安书院,延为山长。淳祐六年,以荐补迪功郎,添差建宁府教授,命下而卒,年五十九。著有《易传集解》、《大学衍说》、《河洛探颐》等,已佚。今存《孟子集疏》、《感兴诗注》及所辑《近思续录》。《蔡氏九

()

蔡模(1188~1246),字仲觉,学者称觉轩先生,建阳(今属福建)人,沈长子。隐居笃学。嘉熙二年,王埜创建安书院,延为山长。淳祐六年,以荐补迪功郎,添差建宁府教授,命下而卒,年五十九。著有《易传集解》、《大学衍说》、《河洛探颐》等,已佚。今存《孟子集疏》、《感兴诗注》及所辑《近思续录》。《蔡氏九儒书》录其诗文为《觉轩公集》一卷。《全宋诗》卷三○八八录其诗一首。文收入《全宋文》卷七四七四。事迹见《觉轩公集》附翁合《蔡觉轩先生墓志》、《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五。

孟子集疏 蔡模

十四卷,宋蔡模著。赵顺孙《四书纂疏》载蔡模有《大学演说》、《论语集疏》、《孟子集疏》。今唯存此书。卷末有其弟蔡抗序,称(蔡)沈书以《论语·孟子集注》,气象涵蓄,语气精密,至引而未发,尤未易读。欲取《集义》、《或问》及张(栻)、吕(祖谦)诸贤门人高第往复问答语,如朱子所谓搜辑条流,附益诸说者。类聚缕析,期于语脉分明,宗旨端的。未及编次而卒。模乃与抗商榷以成此书。皆备列朱子《集注》原文,而发明其义,故曰《集疏》。其书于各家之说有所去取,少有辨证。以发明朱熹《孟子集注》为主,或佐证其义,或旁推馀意。因蔡沈为朱熹弟子,蔡模又为蔡沈之子,此书又本蔡沈初创,故于《孟子集注》的疏解,知之确,择之精。今存《四库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