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简

孟简(?-823)字几道,唐朝大臣,德州平昌(今山东德平)人。孟诜之孙,著名水利专家。祖籍汝州梁县,后寓居吴中,为吴中人所称美(李观《贻先辈孟简书》)。举进士宏辞连中。元和中,官至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尤工诗,善行书,元和十一年(816)书梁庚层吾撰唐经禹庙诗,见《唐书本传·金石录》。画像取自1928年修《江苏毘陵孟氏宗谱》 ►孟简的诗文(11篇)

()

人物生平

少年得志

  孟简自幼聪明,贞元七年(791年)前后,考中进士,再参加博学宏词科(此科唐玄宗首创,以博学宏词科为首要,登科者地位崇高)考试,榜上有名。

  贞元九年,担任浙东观察使皇甫政的助手。贞元十三年,随皇甫政入朝任职,累官至仓部员外郎(掌全国军储,出纳租税、禄粮、仓廪之事)。二十一年,转吏部员外郎(管考功考绩,主持考试)。元和二年(807年)迁司封郎中(掌国之封爵,从五品)。四年,拜谏议大夫、知匦(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事。

开通“孟河”

  后来因为论事时与皇上意见不合,下放到常州任刺史。唐朝时期,长江自镇江以下江宽水深,风大浪高,粮航行承受极大风险,以致粮船大多由南运河至润洲(今镇江)过江至对岸六圩入北运河北上。但由于奔牛以上河段地势高昂,一遇枯水,航船堵塞,交通极为不便。

  孟简到任后,了解到这一情况,作了实地考察,同时了解到由于武进西北无通江大河,加上地势高昂,灌溉困难,农业作物收获无保障,农民苦不堪言。元和八年(813年),孟简征集常州郡内及附近的民工15万人,对北自河庄(今孟河城)附近长江岸起,南至奔牛附近万缘桥京杭大运河岸一线中间的旧河道进行贯通拓浚。工程期间,孟简亲赴河岸监察。河成,长四十一里,滚滚江水从此直达南注,入大运河,河水灌溉了四千余顷土地,提高了作物产量,农民温饱有了保障。同时,漕粮船只亦可经由此入江,沿扬中大沙洲内侧夹江西航至润州附近过江入北运河,分流了漕运。后人为纪念孟简的功绩,因而把新开通的河道称为“孟河”,千百年来沿用至今。 孟简因治常有功,唐宪宗李纯赏赐金紫衣服以表彰他,调回中央任给事中(负责官员的监察,直接对皇帝负责)。九年九月,拜浙东观察使(军政首长)。十二年八月,调回中央任入户部侍郎。长庆元年(821年)四月,量移睦州刺史。二年,复为常州刺史。旋入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这年十二月因病去世。

襄阳才子得声多,四海皆传古镜歌。乐府正声三百首,梨园新入教青娥。

()

献谋既我违,积愤从心痗.鸿门入已迫,赤帝时潜退。宝位方苦竞,玉斗何情爱。犹看虹气凝,讵惜冰姿碎。而嗟大事返,当起千里悔。谁为西楚王,坐见东城溃。

()

业广因功苦,拳拳志士心。九流难酌挹,四海易消沈。对景嗟移晷,窥园讵改阴。三冬劳聚学,驷景重兼金。刺股情方励,偷光思益深。再中如可冀,终嗣绝编音。

()

有客西北逐,驱马次太原。太原有佳人,神艳照行云。座上转横波,流光注夫君。夫君意荡漾,即日相交欢。定情非一词,结念誓青山。生死不变易,中诚无间言。此为太学徒,彼属北府官。中夜欲相从,严城限军门。白日欲同居,君畏仁人闻。忽如陇头水,坐作东西分。惊离肠千结,滴泪眼双昏。本达京师回,贺期相追攀。宿约始乖阻,彼忧已缠绵。高髻若黄鹂,危鬓如玉蝉。纤手自整理,剪刀断其根。柔情托侍儿,为我遗所欢。所欢使者来,侍儿因复前。抆泪取遗寄,深诚祈为传。封来赠君子,愿言慰穷泉。使者回复命,迟迟蓄悲酸。詹生喜言旋,倒履走迎门。长跪听未毕,惊伤涕涟涟。不饮亦不食,哀心百千端。襟情一夕空,精爽旦日残。哀哉浩然气,溃散归化元。短生虽别离,长夜无阻难。双魂终会合,两剑遂蜿蜒。丈夫早通脱,巧笑安能干。防身本苦节,一去何由还。后生莫沈迷,沈迷丧其真。

()

玉烛将成岁,封人亦自歌。八方沾圣泽,异亩发嘉禾。共秀芳何远,连茎瑞且多。颖低甘露滴,影乱惠风过。表稔由神化,为祥识气和。因知兴嗣岁,王道旧无颇。

()

喧喧金石容既缺,肃肃羽驾就行列。缑山遗响昔所闻,庙庭进旅今攸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