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注释

1。质:做人质。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建立信任关系,要互派人质,一般用国君之子作为人质,称为“质子”
2。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市:墟集,后世衍申为城市。
4。之: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
5。信:相信。
6。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7。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 现代 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8。明:明摆的,明明白白的。
9。去:距离。
11。愿:希望。
12。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3。庞葱从邯郸反,竟不得见:庞葱从邯郸回来,终不能见到魏王。意指魏王已听信谗言,不召见庞葱。
14。议臣者:非议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葱自称。
15。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庞葱随侍魏太子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做人质。
16。庞葱:魏国大臣。
17。见:召见。
18。反:通假字,通“返”,返回的意思。
19。大梁:地名,魏国国都
20。质:抵押,这里指作人质。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译文

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恭对魏惠王说:“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陛下会相信吗?”魏惠王说:“我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惠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庞恭又说:“如果有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了。”
庞恭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只因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批评我的人又不止有三个。希望大王明辨啊。”魏王道:“我自然不会听信谗言。”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谗言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庞恭回国,果然没有再见到魏王了。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刘向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