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不劫幸秀才酒

“幸思顺,金陵老儒也。皇祐中,沽酒江州,人无贤愚皆喜之。时劫江贼方炽,有一官人舣舟酒垆下,偶与思顺往来相善,思顺以酒十壶饷之。已而被劫于蕲、黄间,群盗饮此酒,惊曰:“此幸秀才酒邪?”官人识其意,即绐曰:“仆与幸秀才亲旧。”贼相顾叹曰:“吾俦何为劫幸老所亲哉?”敛所劫还之,且戒曰:“见幸慎勿言”。
()

盗不劫幸秀才酒注释

幸思顺,是金陵这个地方的一位年老的读书人。皇佑朝的时候,幸思顺在江州卖酒,人们无论是高尚的还是愚笨的,都喜欢喝他卖的酒。当时抢劫江上过往船只的河盗正很猖獗,有一个当官的人停船靠在金陵的岸边,酒炉的边上,偶然与幸思顺碰到,他们互相之间很友好,幸思顺把十壶酒赠送给那个官人。等到官人的船只行驶在蕲州、黄地界间的时候,幸思顺送给官人的十壶酒被河盗所劫,河盗们打开这些酒喝,非常惊讶地说:“这些难道不是幸思顺秀才的酒?”官人理解了河盗们的意思,官人就立刻谎称:“我和幸秀才沾亲带故。”河盗们互相看了看,感叹着说:“我们怎么能抢幸思顺老先生朋友的东西呢!”于是河盗们收集好他所抢的东西还给那个官人,并且告诫那位官人说:“见到幸思顺老人无论如何都不要说我们抢你酒的这件事。”

盗不劫幸秀才酒译文

幸思顺,是金陵这个地方的一位年老的读书人。皇佑朝的时候,幸思顺在江州卖酒,人们无论是高尚的还是愚笨的,都喜欢喝他卖的酒。当时抢劫江上过往船只的河盗正很猖獗,有一个当官的人停船靠在金陵的岸边,酒炉的边上,偶然与幸思顺碰到,他们互相之间很友好,幸思顺把十壶酒赠送给那个官人。等到官人的船只行驶在蕲州、黄地界间的时候,幸思顺送给官人的十壶酒被河盗所劫,河盗们打开这些酒喝,非常惊讶地说:“这些难道不是幸思顺秀才的酒?”官人理解了河盗们的意思,官人就立刻谎称:“我和幸秀才沾亲带故。”河盗们互相看了看,感叹着说:“我们怎么能抢幸思顺老先生朋友的东西呢!”于是河盗们收集好他所抢的东西还给那个官人,并且告诫那位官人说:“见到幸思顺老人无论如何都不要说我们抢你酒的这件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