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

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

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译文

我既然戒了酒就不唱了,在筵席上大家都在喝,我一个人在看。在座的客人要我填首小词,我就提笔来写。

我这一生都是被酒断送了,但除去万事也没有什么过错。现在身边的陪酒美女都非常漂亮,我要是不喝酒,她们就笑话我。

花像病了一样那么瘦弱,春天这么多忧愁无法排遣。干脆吧,酒杯都送到手里,还是别留着它了,喝吧。管什么月斜人散呢!

注释

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宴集:宴饮集会。

坐客:座上的客人。坐,通“座”。

援笔:执笔,提笔。

断送,犹言度过。破除:亦指度过、消磨之意。此二句以集句歇后“酒”字。

远山横黛,指眉毛。蘸(zhàn),原意为物体沾染液体。此字向被称为传神之字。秋波,眼波,此写敬酒女子的眉眼神情。

等闲:无端。

遮拦:排遣。

不道:犹不思,不想。此为反辞,谓“何不思”。

参考资料:

1、吴熊和.唐宋词精华(上).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607

2、侯 磊.宋词中的大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110

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创作背景

  黄庭坚年轻时时嗜酒任性,玩世不恭,妻子死后,发愿戒酒吃素。后来贬谪黔州,又开戒饮酒。这首词大概作于元符二年(1099年)作者贬谪黔州之后。

参考资料:

1、楚 默.楚默全集·黄庭坚艺术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373

2、高泽雄 黎安国 刘定乡.古代酒诗名篇五百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162

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鉴赏

  此词以作者戒酒后重又开戒饮酒之事为题材,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企图借酒浇愁的意念和及时行乐的狂放旷达胸怀。

  开头两句“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破空而来。以议论破题,一扫传统词的绸缪婉转调。这一对仗句浓缩了作者的人生体验,是他阅历过人世沧桑以后产生的深沉感慨,但它又以“歇后”的形式出之,颇有出奇制胜之妙与诙谐玩世之趣。它们分别化用了韩愈的两句诗——韩愈《遣兴》云:“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又《赠郑兵曹》云:“当今贤俊皆周行,君何为乎亦遑遑?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万事无过酒。”韩愈的两句诗经过他的组织,竟成为一联工整的对偶,足见点化之妙。

  “远山横黛蘸秋波”句是指酒席宴上,侑酒歌女的情态。“《西京杂记》称:“(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又,汉赵飞燕妹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见伶玄《赵飞燕外传》。“秋波”则指眼波。此句“蘸”字下得奇巧,它描绘出一幅黛色远山傍水而卧的美景,引起人们对女子眉眼盈盈的联想。“远山”与“秋波”文人的笔下已被用得烂熟,而着一“蘸”字则光彩顿生,境界全出。尽管有宾客、歌女劝酒,但作者因戒酒不饮,而见笑于人,故上片以“不饮旁人笑我”作结。

  下片由“不饮”转为“劝饮”,起因为对花伤春。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前句写群花凋零,好似一个病躯瘦弱之人,“等闲”,意谓“无端”,显然这写的是暮春花残之时。后句写春愁撩人,无处排遣,“遮拦”即“排遣”之意。所谓“春愁”不光是指伤春意绪,而有着更深的意蕴,它是作者宦海浮沉、人生坎坷的经历中所积淀下的牢骚抑郁、愁闷不平的总和。所以接下来说:“杯行到手莫留残。”还是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吧!这一句也是化用韩愈《赠郑兵曹》中的诗句,而“留残”则又本于庚信六言诗《舞媚娘》:“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末句“不道月斜人散”,“不道”意为“不思”“不想”,多用为反辞,犹云“何不思”“何不想”,此句是说何不思月斜人散后,无复会饮之乐乎。

  这首词感慨世事人生,带有诙谐玩世的情趣,但又使人触摸到作者内心的愁闷抑郁,颇堪玩味。字面上明白如话,但词意却颇多转折,且处处显示出巧用成语典故的功力,故而深刻地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隐痛。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

猜你喜欢

唐代高适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

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清晨泛中流,羽族满汀渚。

黄鹄何处来,昂藏寡俦侣。

飞鸣无人见,饮啄岂得所。

云汉尔固知,胡为不轻举。

野人头尽白,与我忽相访。

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

虽老美容色,虽贫亦闲放。

钓鱼三十年,中心无所向。

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

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

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

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

东入黄河水,茫茫泛纡直。

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

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

秋日登滑台,台高秋已暮。

独行既未惬,怀土怅无趣。

晋宋何萧条,羌胡散驰鹜。

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兵革徒自勤,山河孰云固。

乘闲喜临眺,感物伤游寓。

惆怅落日前,飘飖远帆处。

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

归意方浩然,云沙更回互。

乱流自兹远,倚楫时一望。

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

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缅怀多杀戮,顾此生惨怆。

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

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

独行非吾意,东向日已久。

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

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

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

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

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

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

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茫茫浊河注,怀古临河滨。

禹功本豁达,汉迹方因循。

坎德昔滂沱,冯夷胡不仁。

激潏陵堤防,东郡多悲辛。

天子忽惊悼,从官皆负薪。

畚筑岂无谋,祈祷如有神。

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我行倦风湍,辍棹将问津。

空传歌瓠子,感慨独愁人。

孟夏桑叶肥,秾阴夹长津。

蚕农有时节,田野无闲人。

临水狎渔樵,望山怀隐沦。

谁能去京洛,憔悴对风尘。

朝景入平川,川长复垂柳。

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

忆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

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

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

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

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

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

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

皤皤河滨叟,相遇似有耻。

辍榜聊问之,答言尽终始。

一生虽贫贱,九十年未死。

且喜对儿孙,弥惭远城市。

结庐黄河曲,垂钓长河里。

漫漫望云沙,萧条听风水。

所思强饭食,永愿在乡里。

万事吾不知,其心只如此。

()

白波滉荡摇青天,隔江打鼓是官船。天涯渐与故人远,客怀寥落秋风前。

()

朝廷考绩推循吏,暮夜辞金谢故人。愿借寇恂怜父老,早归重看瓦桥春。

()

道人号月泉,邀作月泉篇。道院常有月,道院本无泉。

石坛空歌罢,斜倚长松眠。竽籁尽沉寂,云烟纷绵联。

上有黄玉顶,下有碧瑶渊。心赏极神畅,不测何名天。

恍然欠伸双瞳开,手握碧萝,脚蹑紫苔。犹是朝元之宇,步虚之台。

人间少玄境,况此百肆万火中,安有广寒与蓬莱。

吾闻太湖之傍、洞天之幽,千山绕缭相罗周。其间飞珠喷玉,贯穿漱涤多异流。

夜夜玉镜飞上千山头,来印万壑金波滉漾寒光浮。

姮娥下浴魈魅避,眼波莹照大九州。授仙老以玉诀,与三光而俱留。

道人已自梦中受得金锁流珠之洞文,吞黄月而饮上池,舞贝阙而遨蓬丘。

世间月泉空悠悠,轩辕之孙尔同俦。胸有日月袖有海,能为道人作此讴。

向来院字多垢浊,勿将灵诠语蜉蝣。

()

昔者病斯世,庸人常扰之。百物安大化,甚似垂裳时。

衮衮元化中,吾生托于兹。学道三十年,今辰聊寡疑。

愿言戒迷涂,灵台亦有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