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九

咏怀 其九

香尘一散逐天涯,波影依稀鬓影斜。明月重来应有泪,楼台何处问梨花。

徐炯

徐炯(1862—1936),字子休,号蜕翁,四川华阳(今成都市)人。光绪癸巳举人,两上春官不售,返川办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曾应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之邀,率陕西省首批留学生赴日。由日返川,主办四川通省师范和附属小学,被选为四川教育会会长。深蓄兴邦拨乱之志,崇尚儒教,提倡国学,主张学以致用。

徐炯朗读
()

猜你喜欢

还还,不消下水及登山。

左右逢源名实相,从斯周匝卧云闲。

()
宋代方岳

逢人提菊卖,方省是重阳。

山晓雨初霁,江秋树亦凉。

年华犹故我,烽火更殊乡。

有客那无酒,令人忆草堂。

()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
元代舒頔

  学呆,妆痴,谁解其中意?子规叫道不如归,劝不醒当朝贵。闲是非,子心

无愧。尽教他争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

()
宋代陆游

夫子终年醉不醒,若为问我故丁宁?书因遣仆驮黄蘖,诗许登山斸茯苓。

畴昔但知悲骥老,即今谁不羡鸿冥?清宵定许敲门否,拟问黄庭两卷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