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日夜對月

一百五日夜对月朗读

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仳離放紅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

()

譯文

寒食節的夜晚,我沒有家人伴在身邊,懷念起親人,熱淚如金波一樣流出來。

如果砍去了月中的桂樹,月亮的光輝會更加清澈皎潔吧?這樣我就可以借明月的光輝給家人傳遞思念了。

月亮偏在離别時散播光澤,想必思念故人會使得妻子為之蹙眉吧。

牛郎織女每年秋天七夕之日尚能團聚,可是我與妻子團聚之時卻不知在何日。

注釋

一百五日:即寒食日。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去冬至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

無家:沒有房舍,沒有家庭。此處說的是沒有家人和自己在一起。漢班彪《北征賦》:“野蕭條以莽蕩,迥千裡而無家。”寒食:即寒食節,亦稱“禁煙節”、 “百五節”,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天。

金波:形容月光浮動,因亦即指月光。《漢書·禮樂志》:“月穆穆以金波,日華耀以宣明。”顔師古注:“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

斫(zhuó)卻:砍掉。一作“折盡”。月中桂:指的是傳說中月宮所植的桂樹,此處暗用了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

清光:清亮的光輝。此指月光。

仳(pǐ)離:别離。舊指婦女被遺棄二離去。清仇兆鳌《杜詩詳注》雲:“《詩》:有女仳離,啜其泣矣。仳離,别離也。”紅蕊:紅花。

想像:意思是想念故人的樣子。嚬(pín):同“颦”,皺眉,蹙眉,使動用法,使……蹙眉的意思。青蛾:舊時女子用青黛畫的眉。南朝宋劉铄《白纻曲》:“佳人舉袖輝青蛾,摻摻擢手映鮮羅。”

牛女:即牛郎與織女。這裡寫關于牛郎織女的故事。《世說新語》雲“:牛、女二星,隔河而居,每七夕則渡河而會”。

秋期:指七夕。牛郎織女約會之期。唐沈佺期《牛女》詩:“粉席秋期緩,針樓别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