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樓春·尋春服感念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朗读

裁春衫尋芳。記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幾度因風殘絮,照花斜陽。誰念我,今無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聽雨挑燈,攲床病酒,多夢睡時妝。

飛花去,良宵長。有絲闌舊曲,金譜新腔。最恨湘雲人散,楚蘭魂傷。身是客、愁為鄉。算玉箫、猶逢韋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

()

譯文

想換件春衫去賞花。記起了你潔白的手拿着剪刀與我同在晴窗裁剪春衫的情景。此景已過去多年,幾度春風,照樣柳綠花開,人已不在。誰能想到我如今無衣裳?當年少年疏狂,輕易消磨時光。現在隻挑燈聽雨,倚床.醉酒,經常夢到你睡時的妝貌。

暮春飛花落去,夜晚顯得十分漫長。有舊曲有新腔,音樂都非常美好。但難與舊人共賞。最可恨伊人已去,生離死别,徒然心傷。身在客中,愁為思鄉。玉箫生不能與韋臯再會,死後猶能化為歌妓與愛人團圓。時近寒食,難以忘記當年的美好往事。

注釋

壽樓春:詞牌名,史達祖自度曲。雙調一百零一字,前後片各六平韻,共七處對仗。此詞聲情低抑,全作凄音,多句連用三至五個平聲字,極拗,為詞中僅有之調。壽樓,可能是作者居所的名稱。

春服:春日穿的衣服。感念:思念。

尋芳:遊賞美景。

金刀:剪刀的美稱。素手:潔白的手。

欹(yī):通“倚”,斜靠。

“有絲闌”二句:“絲闌”、“金譜”都是對樂譜的美稱。新腔,指新曲,新調。

楚蘭:楚地香草,代指美人。

“算玉箫”句:指韋臯與玉箫玉環定情隔世姻緣事。據《雲溪友議》載:韋臯遊江夏,與青衣玉箫有情,約七年再會,留玉指環。八年,不至,玉箫絕食而殁。後得一歌妓,真如玉箫,中指肉隐如玉環。

寒食:節令名,清明節前一天(或說清明前兩天)。相傳起于晉文公悼介之推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節後另取榆柳之火,以為飲食,謂“新火”。

蘋(pín)藻香:古時貴族少女出嫁前,要到宗廟受教為婦之道,教成之日就在宗廟裡主持祭祖之禮,祭時陳設之物中有采來的蘋藻。《詩經·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屍之,有齊季女。”“蘋藻香”後來引申指新婚的溫馨日子。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