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關山

度关山朗读

天地間,人為貴。

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車轍馬迹,經緯四極。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賢聖,總統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獄,

有燔丹書,無普赦贖。

臯陶甫侯,何有失職。

嗟哉後世,改制易律。

勞民為君,役賦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國,

不及唐堯,采椽不斫。

世歎伯夷,欲以厲俗。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許由推讓,豈有訟曲。

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

譯文

萬物生于天地,人類高貴無比。

設立君主管理百姓,成為世上正常規矩。

天子車轍國君馬迹,暢通天下縱橫各地。

決定人才優劣升降,掌握百姓繁衍生息。

我要贊美聖賢君主,他們總管國家疆域。

分封諸侯授給官爵,建立井田頒布法律。

甯燒丹書廢除刑罰,也不亂開釋罪先例。

舜時臯陶周時甫侯,作為獄官錯在哪裡?

可惜可歎後代人們,制度辦法統統改易。

驅使百姓辛勞奉君,攤派徭役榨取民力。

虞舜下令漆飾食具,激起衆國紛紛叛離。

哪如唐堯儉樸實在,用柞做椽且不削齊。

難怪世人贊賞伯夷,盼望搞好社會風氣。

奢侈本是最大罪惡,節儉美德不容懷疑。

許由不肯接受天下,難道需要辨出道理?

隻要實行兼愛尚同,再疏也會和睦親密。

注釋

度關山: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相和曲》。

牧:養育管理。

軌則:法度、準則。軌,應遵循的規則。

經緯:原指道路,南北之道為經,東西之道為緯。這裡用作動詞,指經由東西南北道路。四極:四方極遠之地。四境。

黜(chù)陟(zhì)幽明:貶退不明事理的人,提拔幹練的人。黜,降職或罷免。陟,提升,升遷。幽明,分别指昏庸者和德才兼備者。

黎庶:黎民庶民,即百姓。繁息:指人繁殖生息。

於(wū)铄:唔呀閃爍。

總統:總攬,總管。邦域:國家,邦國的疆域。

封建:封賞建立,封邦建國。古代帝王把土地分賜給諸侯,使之在各區域内建立邦國。五爵: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井田:周代的土地制度。以方九百畝為一裡,劃為九區,形如“井”字,故名。其中心為公田,外八區為私田,八家均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治私事。刑獄:刑罰獄訟。

燔(fán):焚燒。丹書:古代用朱筆記載犯人罪狀的文書。一說指傳說中赤雀所銜的瑞書,即《洛書》。

無普:不能普及。赦贖:允許犯人用錢物贖免罪刑。

臯陶(yáo):亦作“皐陶”。亦作“臯繇”。傳說虞舜時的司法官。獄官或獄神的代稱。甫侯:一作“呂侯”,周穆王時任司寇。泛指司法官。

嗟哉:感歎詞。

改制易律:更改制度變換律法。

勞民:使人民勞苦。

役賦:勞役賦稅。

舜漆食器:虞舜用漆器為食器。食器,飲食用具。

畔者:叛離者。畔,同“叛”。

采椽(chuán)不斫(zhuó):采用柞木作椽,不加砍鑿修整。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頂的木條。

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長子。孤竹君死後,同其弟叔齊互相謙讓王位,棄國逃走。商亡後隐居首陽山。

厲俗:激勵世俗。厲,勸勉。

侈惡:奢侈的罪惡。

儉為共德:言節儉是上下一緻遵守的道德。

許由:傳說中的隐士。相傳堯想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不肯接受,并且認為是對他的侮辱。

訟曲:打官司,辨曲直。

兼愛:同時共愛。墨子提倡的一種倫理學說。他針對儒家“愛有等差”的說法,主張愛無差别等級,不分厚薄親疏。《墨子》中有《兼愛》三篇,闡述其主張。尚同:崇尚同德。墨子的政治思想。謂在“尚賢”的基礎上,推選賢者仁人,主張地位居下者逐層服從居上者,從而達到“一同天下之議”的治世。

戚:親近。

參考資料:

1、餘冠英.三曹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第二版):1-2

2、張可禮 宿美麗 編選.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