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

遣兴朗读

骥子好男兒,前年學語時。

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

世亂憐渠小,家貧仰母慈。

鹿門攜不遂,雁足系難期。

天地軍麾滿,山河戰角悲。

傥歸免相失,見日敢辭遲。

()

譯文

骥子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前年牙牙學語的時候。

就知道問家裡來的客人的姓名,也能背誦我的的詩了。

世道不太平可憐骥子還是個小孩子,家中貧困,全部仰仗你母親來照應。

未能攜全家一同避難,不知道何時才能互通音信。

全國到處是舉着麾旗的軍隊,戰亂不止。

倘若我能回去跟家人相聚,那就一定要争取早日見面,決不拖延。

注釋

遣興(xìng):猶“遣意”,也就是以寫詩來消遣之意。

骥(jì)子:杜甫兒子宗武的小名,這一年剛五歲。

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指骥子三歲時,知道問家裡來人來客的姓名,能背誦他父親的詩。這是稱贊骥子的穎悟。

渠:他,指骥子。

仰:依賴。

鹿門:山名,在襄陽(今屬湖北)境内,漢江東岸。東漢末,天下大亂,龐德公攜全家隐居于此。後成為隐居地的代稱,這裡意思是未能攜全家一同避難。

不遂:不成。

雁足:事見《漢書·蘇武傳》,大意是,漢求蘇武,匈奴單于詭言已死。漢使得密報,知武在某大澤中,于是聲稱:漢天子射上林苑中,得雁,足系帛書,知武所在。單于大驚,隻好放還蘇武。此處指難以料定何時才能互通音信。

軍麾(huī):軍旗。形容全國各地都處于戰亂之中。

戰角:軍中号角。

傥:通“倘”,如果。

免相失:免于相互離散。

遲:延遲。

參考資料:

1、胡光舟,周滿江主編,中國曆代名詩分類大典(4),文本人民出版社,1990.07,第594頁

2、徐志福編著,古今名人教子詩賞析,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0.06,第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