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夜與故人偶集

客夜与故人偶集朗读

天秋月又滿,城阙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裡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

羁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

()

譯文

秋月又一次盈滿,城中夜色深濃。

你我在江南相會,我懷疑是夢中相逢。

晚風吹動樹枝,驚動了栖息的鳥鵲。秋草披滿霜露,伴随着悲吟的寒蟲。

你我客居他鄉,應該暢飲以排遣愁悶,留你長飲叙舊,隻擔心天曉鳴鐘。

注釋

偶集:偶然與同鄉聚會。

天秋:謂天行秋肅之氣;時令已值清秋。唐李白《秋思》詩:“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

城阙(què):宮城前兩邊的樓觀,泛指城池。《詩經·鄭風·子衿》:“佻兮達兮,在城阙兮。”孔穎達疏:“謂城上之别有高阙,非宮阙也。”千重:千層,層層叠叠,形容夜色濃重。《後漢書·馬融傳》:“群師疊伍,伯校千重。”

會:聚會。

翻疑:反而懷疑。翻:義同“反”。

風枝:風吹拂下的樹枝。宋曾慥《高齋漫錄》:“南唐有畫,黃頭子數十枚集于風枝上。”驚暗鵲:一作“鳴散鵲”。

露草:沾露的草。唐李華《木蘭賦》:“露草白兮山凄凄,鶴既唳兮猿複啼。”泣寒蛩(qióng):指秋蟲在草中啼叫如同哭泣。寒蛩:深秋的蟋蟀。唐韋應物《拟古詩》之六:“寒蛩悲洞房,好鳥無遺音。”

羁(jī)旅:指客居異鄉的人。《周禮·地官·遺人》:“野鄙之委積,以待羁旅。”鄭玄注:“羁旅,過行寄止者。”長:一作“常”。

相留:挽留。曉鐘:報曉的鐘聲。唐沈佺期《和中書侍郎楊再思春夜宿直》:“千廬宵駕合,五夜曉鐘稀。”

參考資料:

1、劉建勳.唐詩三百首便覽.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226

2、寶懷隽.唐詩三百首解析.北京:同心出版社,2011:238

3、左均如.唐詩三百首辭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237

4、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252-253

5、蘅塘退士 等.唐詩·宋詞·元曲三百首.長沙:嶽麓書社,20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