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鄒魯祭孔子而歎之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朗读

夫子何為者,栖栖一代中。

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

歎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

譯文

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勞碌奔波,周遊列國,究竟想要做成什麼呢?

如今這地方還是鄹縣的城邑,你終被安葬在了出生的土地,然而你的舊宅曾被後人毀壞,改建為魯王宮。

在你生活的當時,鳳鳥不至,你歎息命運不好;麒麟出現,你又憂傷哀怨,感歎世亂道窮。

你一生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兩楹間,接受後人的頂禮祭奠,正如同你生前夢境中所見的一樣,想必你也該稍感慰藉了吧。

注釋

魯:今山東曲阜,為春秋時魯國都城。

夫子:這裡是對孔子的敬稱。何為者:猶“何為乎”。者:無義。

栖栖:忙碌不安的樣子,形容孔子四方奔走,無處安身。《論語·憲問》:“丘何為是栖栖者欤?”

鄹:春秋時魯地,在今山東曲阜縣東南。孔子父叔梁纥為鄹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後遷曲阜。鄹氏邑:鄹人的城邑。

“宅即”句:相傳漢魯共(恭)王劉餘(景帝子)曾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及升堂,聞金石絲竹之音,乃不敢壞。

“歎鳳”句:《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說鳳至象征聖人出而受瑞,今鳳凰既不至,故孔子遂有身不能親見聖之歎。否(pǐ):不通暢,不幸。身否:身不逢時之意。

“傷麟”句:麟,瑞獸,象征太平盛世。相傳孔子見人捕獲了麟,曾大為悲痛地說:麟出而死,我的願望無法實現了。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顔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獲麟,孔子曰:‘吾道窮矣!’”

“今看”句:《禮記·檀弓上》,記孔子曾語子貢雲:“予疇昔之夜,坐奠于兩楹之間。……予殆将死也。”兩楹奠:指人死後靈柩停放于兩楹之間,喻祭祀的莊嚴隆重。兩楹:指殿堂的中間。楹:堂前直柱。奠:緻祭。

末二句大意為:孔子說他曾經夜夢自己坐于兩柱之間受人祭奠,他的夢于今天實現了。不如意,看今日你端坐在堂前兩楹間,接受後人的頂禮祭奠,正如同你生前夢境中所見的一樣,想必你也該稍感慰藉了吧。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26頁

2、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07-2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