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次溪

张次溪(1909年—1968年9月9日),名涵锐、仲锐,字次溪,号江裁,别署肇演、燕归来主人、张大都、张四都,东莞篁村水围坊人,我国著名史学家、方志学家。少时,随父母在京生活。1923年考入世界语专门学校,不久入孔教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曾先后应聘为《丙寅杂志》编辑、北京《民国日报》副刊编辑。1928

()

张次溪(1909年—1968年9月9日),名涵锐、仲锐,字次溪,号江裁,别署肇演、燕归来主人、张大都、张四都,东莞篁村水围坊人,我国著名史学家、方志学家。少时,随父母在京生活。1923年考入世界语专门学校,不久入孔教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曾先后应聘为《丙寅杂志》编辑、北京《民国日报》副刊编辑。1928年冬赴天津,任职河北高等法院兼《民报》编辑。1929年,章太炎等组织国学会,张被举为理事。


1930年12月,他应国立北平研究院历史学会聘任,调查北平风土,专事纂修《北平志》。从此,奠定他一生研究史学、方志学的基础。这一时期编著有《北平志》稿、《北平岁时志》、《北平天桥志》、《北平庙宇碑刻目录》、《陶然亭小记》、《燕都梨园史料》等三十八种。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职天津、南京、张家口等地,仍不辍史学研究,编纂《京津风土丛书》、《江苏通志》、《清代学人年鉴》等书刊。


建国初,他入华北革命大学短期学习后,在辅仁大学历史系任资料员。1952年,将其父修建的北京龙潭湖“袁督师庙”捐赠给国家,该庙被列为北京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大专院校调整后,张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分担《辛亥革命》历史资料丛刊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


1957年,他因脑溢血致半身不遂,养疴在家。翌年8月,将其父在京所建私宅“张园”十三间半房屋(今北京龙潭植物园内)全部捐献给国家。卧病时,他还先后为广东省博物馆、北京文物管理局撰写地方文史著作多种,撰写了《齐白石自述》和《莞乡烟水录》。1968年9月9日,病逝于北京东莞会馆。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 张次溪

戏曲论著汇编。张江裁(次溪)编。正续两编,1934.年正编收入双肇楼丛书,由北平邃雅斋书店排印出版,收吴元长《燕兰小谱》、小铁笛道人《月下看花记》等戏曲论著、史料三十八种。续编收冒广生《云郎小史》等戏曲论著、史料十三种,1937年由北平松筠阁书店排印出版。198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重版,分上下两册。全书蒐集广博,拾遗补阙,共辑录清代有关戏曲著述五十一种,对当时的戏曲演出活动、班社沿革、名优传略,乃至梨园掌故搜罗备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本书上起《燕兰小谱》,下迄编者本人的《燕归来簃随笔》,历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以及民国初年,大体上反映了二百馀年间北京戏曲活动的历史面貌,是一部重要的清代戏曲演出史料的汇编。书前有顾颉刚、郑振铎等的序九篇,赵元礼等的题辞数篇及编者所撰的著者事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