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思

赡思(1277~1351),(又称沙克什Shā Kèshí),元代著名经史学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阿拉伯人,其祖徙居真定,遂为真定人。幼好学,习古经传。后师事翰林学士承旨王思廉,博览群书,为乡里所推重。轻仕途,拒应试。泰定三年(1326),应征至上都谒帝,见倒刺沙弄权,以养亲辞归。文宗天历三年(1330),召为应

()

赡思(1277~1351),(又称沙克什Shā Kèshí),元代著名经史学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阿拉伯人,其祖徙居真定,遂为真定人。幼好学,习古经传。后师事翰林学士承旨王思廉,博览群书,为乡里所推重。轻仕途,拒应试。泰定三年(1326),应征至上都谒帝,见倒刺沙弄权,以养亲辞归。文宗天历三年(1330),召为应奉翰林文字,进《帝王心法》。奉诏预修《经世大典》,以论议不合辞归。至顺四年(1333),授国子博士,亦不赴。顺帝至元二年(1336),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谏言法祖宗、揽权纲、敦宗室、礼勋旧、惜名器、开言路、复科举、罢数军,一刑章,宽禁纲等十事。皆时臣所不敢言。奏请设官府以安抚襄、汉流民。三年,佥浙西肃政廉访司事,惩贪官。四年,改佥浙东肃政廉访司事。历官台宪,平冤狱,有政绩。至正四年(1344),授江东肃政廉访副使。十年(1350),召为秘书少监,以疾辞。博通经史、易学、天文、地理、算数、水利、旁及外国之书。著述有《四书阙疑》、《五经思问》、《奇偶阴阳消息图》、《老庄精诣》、《镇阳风土记》、《续东阳志》、《西国图经》、《西域异人传》、《金哀宗记》、《正大都臣列传》、《审听要诀》、及文集三十卷,皆佚,仅《永乐大典》存有《重订河防通议》。陈垣于《常山贞石志》发现其文五篇:《加号大成诏书碑阴记》、《哈珊神道碑》、《善众寺创设方丈记》、《龙兴寺钞主通照大师碑》、《龙兴寺主持佛光弘教大师碑》。《元史》卷一九○有传。

河防通议 赡思

中国记录宋、金、元三代河工技术的专著。沙克什编辑。原本失传,现存版本有《四库全书》抄录《永乐大典》本,守山阁本,明辨斋本,民国25年(1936)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本书是沙克什将北宋屯田员外郎沈立所撰8篇《河防通议》(称为汴本)和元赡思重订金代都水监记录当时河工技术的《河防通议》(称为监本)进行考订、删节并摘录合为一书,成书于元至治元年(1321)。沙克什,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事迹不详。沈立,字立之,历阳(今安徽和县)人,举进士,签书益州判官,提举商胡埽。他采集大河事迹,古今利病,著书曰《河防通议》,成为治河的依据和规范,《宋史》有传。赡思(1278—1351),在本书序中称为若思,色目人,祖出西域,家真定,精通经学、天文、地理、钟律、算术,对水利素有研究,《元史》有传。本书分为6门:河议第1,概述了治河起源、堤埽利病、十二月水名、波浪名、土脉名及河防官兵职责等。制度第2,介绍了开河、闭河、定平(水准测量)、修岸、卷埽之法。料例第3,介绍了筑城,修砌石岸、安置坝闸、卷埽、造船所用物料定额。功程第4,介绍了各工种的计工方法。输运第5,介绍了

()